武洁:“公私合营医院” 别简单拼凑资源

17.12.2014  13:14

    日前,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在官网上公布了两条批复,其中一条批复通过了衢州一家医院引入民间资本以公私合营的形式参与公立医院建设的申请。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王桢说,此举是为鼓励全省各地积极开展试点的探索。早在今年4月1日,我省在公立医院改革总体规划中提出,民间资本要参与公立医院的建设,并将在全省选择几个试点。(《钱江晚报》12月15日)

    医疗服务是否应当引入市场机制,答案其实不言而喻。无论是增进医疗服务的整体供给,从而形成更充分的竞争,还是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项,满足多层次的医疗需求,医疗服务向民间资本开放,都大有必要。而对于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的模式,自然也不必设置过多的限制,而不妨更多尊重市场的逻辑与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私合营医院,虽然是个新鲜事物,但既然企业中的公私合营模式,其实早已有之,这种合营,不仅跨越资本属性,甚至早已跨越国界,这一模式在医疗服务领域尝鲜,要说也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不仅如此,正所谓存在即合理,公私合营医院模式的出现,其实并非强扭的姻缘,而完全是自由恋爱。这边厢公立医院的发展受限于资源与资本,另一方面民营资本办医院则缺乏技术和品牌支撑,公私合营医院看来完全是一拍即合的多赢选项。

    不过,公私合营这一模式,只要确保股权清晰,契约明确,固然不失普适性。但医疗服务终究与普通的商品存在差异,医疗服务领域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的角色、责任与权益,究竟如何划分,是否有足够清晰的定义,显然仍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事实上,正如公私合营的企业,其实并非双方资源的简单拼凑,而是成立独立的经营实体,有着独立的经营权,相关的人事与决策机制,则通过股权的方式来保证合营双方的权益。那么,公私合营医院,是否能有如此清晰的界定和划分,显然也就亟待厘清。否则的话,名义上是公私合营医院,实际操作过程却缺乏清晰的界定,仅仅是名义上的资源互补,一拍即合,其实仍然难免滋生乱象。这方面,教育领域公私合营下的公办民校现象,其实正是前车之鉴。

    具体而言,当非营利性的公立医院,与盈利性的民营资本合营,究竟盈利还是非营利,显然需要首先申明。假如允许盈利,非营利性的公立医院在其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所获权益该如何归属?也都需有明确的说法。不仅如此,既然民间资本与公立医院合营更多看中的是技术和品牌,公私合营医院恐怕少不了会与公立医院共享人才与资源,这一合营模式会否对价廉物美的公立医疗服务形成挤出效应,会否导致看病更难更贵,也未必全是杞人忧天。公办民校将公共资源用于逐利的乱象,在公私合营医院中会否重演,恐怕同样需要警惕。

    基于此,医疗服务领域引入民间资本,当然不应设限,但公私合营医院,究竟怎样“”,又如何“”,公立医院究竟以何身份参与合营,如何保证并延续其非营利性,合营之后公立医院资源究竟会被最大程度的激活,还是会以“合营”的模式腾挪,也更需通过完善透明的机制来打消公众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