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欢说地谈天】:哇!欧洲人居然开这种车!

21.08.2015  10:11

说地——哇!欧洲人居然开这种车!

一说起欧洲人的身材,那必须的人高马大!而且我还听说,意大利啊法国啊,满大街都是帅哥,那啥,等我擦擦口水先……

前两天咱们说了美国人最爱皮卡,那你知道欧洲人最喜欢啥车不?小车!两厢车!微型车!真的,人高马大的欧洲人居然喜欢各种小车。

有驴友去欧洲旅行,在意大利,发现满街都是各种小车在跑。

怎么连吉普都看起来萌萌哒呢?

为什么欧洲人这么喜欢小车呢?

看看欧洲的街道就知道了:

欧洲人任执着于老城保护,这些细密的街道基本保留了百年前的风貌,而且,那些布满鲜花的小巷并不是为汽车而存在的——只容一辆小车通过的街道在欧洲随处可见,更不要说那些忽高忽低,错落有致的石板路了。

所以这样狭窄又精致的小巷,突然满街都是大皮卡、大路虎,唉呀妈,那气质根本不吻合,画风不对!非得是那些萌萌又复古的小车才是天生一对。

而且,小车价钱便宜,排量小,节约能源,这都是欧洲人选择小车的原因。

网络上借此吐槽中国人的不少,觉得跟欧洲人比,国人显得贪慕虚荣,爱面子,买车不选对的,只买大的,不大不显身份。

我承认,在买车这个问题上吧,国人确实有很多不理性的地方,但是,像欧洲人开的小车真的适合中国人吗?可不一定哦,中国人一般一家一辆车,一大家子人,搞一辆迷你小车,根本一点不实用嘛。非让大家人人都开迷你车,一家人出街那得排个车队。

不过,环境污染、道路拥挤、停车位紧缺确实也是国人面临的困境,如果大家买车的时候,别那么过分追求bigger than bigger,转而考虑下环境、资源的问题,也是一大进步了。

最后,神车镇楼。1955年,宝马制造的BMW Isetta。从外型上看,Isetta就像个可爱的小泡泡,所以它也叫泡泡车(bubble car)。

居然是前开门的!

被这小车萌了一脸血的快转起来!

谈天——74度的高温是什么感觉?

今天是末伏最后一天喽,最难熬的三伏天要过去了,接下来,一天比一天凉快,一起迎接秋高气爽吧。

这两天,全省大部分地方最高气温也就30来度,不算太热呢。

突然想起来,前两天我一同事去迪拜,回来告诉我们说,迪拜的最高气温47度。

讲完我们就一点不羡慕他了,哈哈哈,不过,我一直很好奇,你说47度得热成啥样啊?然后我查了一下,查到一个更惊人的数字,今年7月31号,伊朗的最高气温居然达到了74度!

这气温光听听就要吓死了,真能这么高吗?真的确实是真的,但它并非天气预报通常播报的“气温”,而是指“体感温度”,就是人主观感受到的温度。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相对湿度,这么说吧,这体感温度就相当于是“掺了水分”的温度。而当气温掺了“水分”,体感“增温”甚至可以超过20℃。

看这图,实际气温30度,相对湿度90%的时候,体感温度能到40度呢。

所以三伏天为啥格外热,就是因为气温又高,相对湿度又高,所以,我们体感温度就特别高。

不过,相对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也是把双刃剑,当气温低于15℃的时候,相对湿度越大,感觉会越冷,比如南方的冬天,湿冷湿冷的,就是这个感觉,这一点,南方的小伙伴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