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赶考行】让高墙外的服刑人员重拾信心

23.11.2014  12:51

今年49岁的张艳霞是唐山市丰润区的一名社区矫正工作者。她以自己的一片诚心,用亲人般的帮扶,使在高墙外服刑的人员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

在丰润区银城铺司法所,记者见到了张艳霞。作为一名社区矫正工作者,她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社区矫正,咱们就是所谓监外执行的那种,全部搁到司法所了,交给司法所管。从心理和行为规范上给他们矫正过来。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张艳霞2011年刚到这一工作岗位的时候,也有过压力和担忧。

张艳霞:原来琢磨特别迷茫遥远这个事,不管使多大劲,肯定是用心去做。

张艳霞逐人、逐户地走访,详细了解每个人的犯罪过程、家庭情况,她说,自己的工作不光是让这些矫正人员不再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重新找回回归社会的信心。

张艳霞:以前的事属于不好的篇就删去就中了,让他重新开始。

矫正对象小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文化也不高,又怕别人拿异样的眼光看他,就一直闲在家里,张艳霞四处打听,为他张罗工作;小春歌唱得好,张艳霞就找机会让他参加演出……慢慢地,小春逐步打开了心扉。

张艳霞:真正触及他的灵魂,用我的正能量、用我的母爱去温暖他、去感染他,我就这样想的,我就琢磨只当多一个儿子。

年龄小的,张艳霞拿他们当孩子看;年龄大的,张艳霞拿他们当兄长待。

矫正对象老穆:这个人一接触,总是乐乐呵呵的,语气都没那啥过,比家人都那啥呢,态度好着呢,人家的工作方法都在这呢。

在张艳霞的办公室里,有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她带领着矫正人员进敬老院做志愿者以及帮扶困难家庭的图片,通过这些活动,张艳霞希望他们在回馈社会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张艳霞也希望社会上的人,都能够以一颗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些社区矫正对象。

张艳霞:别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宽容他,允许他改正,得有一个过程。

张艳霞先后接触了18名社区矫正对象,其中有7名已经矫正期满。张艳霞还为矫正人员制作了几十册的小册子,并取名“崛起”,里面有她为矫正对象选择的立志文章、创业项目等,她希望这些曾经迷途的人在日后不仅能够遵纪守法,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重新 “崛起”。

张艳霞:每当看到从我们这经过帮教,出去以后成家了、找工作、踏踏实实地干着个人的事,在家又孝敬父母了,这是多高兴地事啊!(河北电台记者陈剑晨、唐山电台记者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