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奖得主张慧芳今天亮嗓

24.04.2015  11:28
   

■张慧芳扮相俊美。

她出生于石家庄 带着感恩的心情回家乡

□本报记者 黄蓥

学戏很苦、京剧节奏太慢……一提起京剧,你最常听到的就是这些说法,近日梅花奖得主张慧芳接受晚报专访时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只要你进剧场看场戏,我保证你们不一定马上喜欢,但是你肯定会不讨厌它。”要告诉大家的是,张慧芳可是地地道道的石家庄人,今晚她将携手杨派老生、梅花奖得主杜镇杰,裘派花脸陈俊杰等在石家庄人民会堂上演传统名剧《大·探·二》。

带着感恩的心情回家乡

我就生在鹿泉,如今家人还在石家庄。”现为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的张慧芳,1979年考入河北省艺校京剧科,工青衣花衫,师从金雪琴、齐兰秋、宋德珠、李燕、周长芸等。毕业后曾在河北省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工作。张慧芳扮相俊美、嗓音宽厚圆润、台风端正凝重,2004年她凭借《杜十娘》获得第二十一届戏剧梅花奖。

身处戏比天大的梨园界,张慧芳不管到哪里都希望能带给观众最好的表现,不过她坦承回石家庄演出心情有些不太一样,“带着感恩的心情回家乡,我的戏曲基础就是在河北打下的。当年在省艺校的7年,老师们把我这张白纸领进艺术的大门,毕业后进入河北京剧院,从跑宫女到演主角,都是在河北锻炼出来的。

学戏苦很正常

张慧芳当初学戏还是因为父亲,她父亲曾在剧团担任伴奏,还曾是戏校教师,“家里姐弟四个受他熏陶从小都会唱几段,父亲看到我有一定天赋,就让我报考了省艺校。

大家都说学戏苦,拼命学戏十多年也不一定成名成家,更别提像演艺圈里某些人一夜成名一曲成名了。在张慧芳看来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很正常,就看怎么想,在张慧芳看来能从事自己热爱的戏曲,还能挣钱养家糊口已经很满足:“把自己的事干好其他都会有。

对于现在的张慧芳来说正处于舞台上的黄金时期,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为观众多演戏、演好戏,“我们这批演员最好的时间是从30岁到55岁——30岁力气和声音已成熟,但人生阅历还达不到,剧目积累不够;40岁更成熟些;50岁各方面经验都丰富了。我的黄金年代刚刚开始。

振兴京剧需要合力

如何振兴京剧是梨园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张慧芳的答案是需要合力,社会上应该形成重视传统文化的氛围,“我们所演的京剧里就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真善美,京剧也寓教于乐。没看过戏的人说京剧节奏太慢,我觉得这是不了解京剧。有些朋友在我的带动下进剧场,结果很多人逐渐喜欢上京剧,继而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终身爱好。

张慧芳认为演员也应完善自我,她提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京剧鼎盛,原因之一就是大批名角,“都说京剧是‘角儿’的艺术,演员还得提高自己。”对此她也建议观众多提意见:“当年的戏迷都很尖锐,直接向演员提出问题。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