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桃城民间绝活亮相河北省民俗文化节

29.06.2014  14:57

  中国经济网衡水6月26日讯(徐秀丽 通讯员李新朋 刘霞)“让民间绝活儿‘活’起来”。近日,河北省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暨第七届省民俗文化节在廊坊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省的近200多项“非遗”悉数亮相,其中,桃城区3项“非遗”在本届文化节“燕赵百工”传统技艺板块上展示了神奇魅力,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

  此次民俗文化节,桃城区精选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和省级非遗项目“衡水地毯传统编制技艺”、“衡水传统玉器雕刻技艺”参展。通过作品展示和现场展演让观众了解桃城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了桃城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给现场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河北省民俗文化节起自2006年我国确立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河北省知名文化活动品牌。桃城区自2006年全省非遗普查以来至今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近年来,该区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宣传。通过进社区、广场、进校园、进农村等展演形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传统非遗文化,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滏阳小学建立了第一个“法帖书法培训基地”。省级非遗项目“安乐秧歌”、“戳脚”等项目表演走上该区迎新春晚会的舞台。“地毯传统编制技艺”在农村成立“地毯编制基地”,由专业技术人员进村指导教授村民学习地毯传统编制技艺,既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又让非遗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玉器传统雕刻技艺在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开展对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玉器雕刻专业知识的培训。随着《河北省非遗条例》的颁布实施,桃城区传承、保护、培育、涵养文化生态的氛围愈浓,有利促进民间手工艺更好地保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