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无人机巡航防秸秆焚烧

12.10.2015  17:16

    燕赵都市报 记者李春炜 文/图

    10月 10日,在栾城区段同村的一处田地里,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黑白两色的无人直升机飞上天空,开始进行秸秆禁烧巡查。这是该区在今秋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中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记者从石家庄秸秆禁烧办公室了解到,目前,石家庄市的农作物已基本收割完毕,进入了秸秆禁烧的关键期,而除了大部分秸秆通过粉碎还田、青贮等方式被综合利用外,村边、路边散落的秸秆还通过第三方环卫公司的清理,消除了焚烧隐患。同时,一些地方采用了无人飞机等技术手段,对重点区域、道路进行监控。在环保部近期每天进行的卫星遥感监测中,未监测到石家庄市出现着火点。

    现场: 无人直升机巡航监控秸秆禁烧

    10日上午,在段同村一片已经收割完毕的玉米地上,一架崭新的黑白两色无人直升机摆放在田地里。旁边,栾城区环保局的两名技术人员正打开遥控器,并检查无人机,准备进行日常巡查。

    记者看到,这架无人机为直升式,机身框架呈正方形结构,有四个螺旋桨,四翼展开约50厘米;机身下方安装有一个圆形摄像头,可进行360度旋转摄像。据介绍,该无人机起飞重量约1.5公斤,飞行半径5公里,每次可续航20分钟。

    该区环保局的张晓告诉记者,为保证航拍清晰度,无人机在巡查时的飞行高度,一般保持在50米左右。平时,无人机可根据预定航线进行低空巡查,一旦发现着火点,可迅速确定具体位置,并在遥控屏幕上实时显示图像信息,同时进行录像。

    在张晓的操控下,伴随着一阵“嗡嗡”声,这架无人直升机平稳地离地而起,在上升到20多米高度时,向西南方向水平飞去。张晓说,因为风有些大,出于安全考虑,采用了较低的飞行高度。

    作用: 可快速、准确进行定位、取证

    记者注意到,在张晓操控的无人机遥控器屏幕上,飞行高度、飞行距离等参数一清二楚。张晓说,无人机还带有GPS定位功能,“借用GPS定位,哪个村、哪块田在烧秸秆,可以查得一清二楚。

    该区环保局负责人表示,这架无人机的“办事效率”很高,可监控的区域能达到约80平方公里,而且视频图像实时传输,任何火点和冒烟点都无法逃避无人机的“天眼”。他说,该区现拥有2架这样的无人直升机,在日常巡查的同时,还能根据禁烧需要,随时出动定点检查。

    措施: PPP模式消除零散秸秆焚烧隐患

    记者在段同村看到,这里的玉米已经收获完毕,地里冒出了2-3厘米高的麦苗。段同村内道路干净整洁,丝毫没有玉米收获后街道上到处是秸秆的景象。“我们把玉米皮放到门口,第二天一早村里的保洁员就收走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对此,栾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区的农作物已经基本收割完毕,除了利用无人机巡航“助力”秸秆禁烧工作外,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尽快“清理”散落的玉米皮、秸秆了。为此,石家庄市栾城区组成12个督导组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严肃追究,彻底消除秸秆焚烧隐患。同时,在所辖的173个村庄内采用了PPP模式,由专业的环卫公司进行处理。

    他介绍说,一方面在每个村都安排了专门负责收集散落玉米皮、秸秆的队伍,同时,还与环卫公司签订协议,由政府出资,环卫公司负责将散落到村边、道边、路边等处的零散秸秆、玉米皮清理收集。

    深入: 全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96%

    “我们的秸秆基本都埋在地里还田了。”在段同村,正从地里回家的李阿姨说,这两年,通过联合收割机作业,在进行玉米收割的过程中,大部分玉米秸秆通过粉碎还田。“这样既保护了环境,也滋养了耕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而据栾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玉米秸秆通过粉碎还田、青储饲料等途径全部得到了有效利用。而针对散落在田边地头、村边街内、河道堤坝、路旁树下等地方的秸秆、玉米皮,他们也会进行统一清理收集,然后装袋打包,用车辆运至位于栾城境内的一家垃圾发电厂,彻底消除了焚烧隐患。

    据了解,省会是农业大市和全国粮食主产区、高产区,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100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821万吨。近年来,省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全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6%。其中,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机械直接还田,处理量532万吨,占总量65%;二是秸秆青贮240万吨,占总量29%;三是秸秆能源化、基料化利用16万吨,占总量2%。

    行动: 24小时不间断监控

    根据往年经验,秋收季节是雾霾天气的高发季节,容易造成“烟雾围城”的雾霾现象,焚烧秸秆不仅产生大量的灰尘,又排放CO、SO2、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都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因,还是产生PM10、PM2.5的主要污染源。因此,省会一直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今年也不例外。

    按照有关方案要求,从9月25日起,省会已经启动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今年省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原则,使积存在路边、地边、村边、渠边、坑边的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清理。而在9月30日至10月30日的全面禁烧阶段,省会要求各行政村要组成5-8人的巡查队,深入田间地头,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机场周围、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两侧每两公里要安排1-2人全天候巡逻。同时,秸秆禁烧指挥部办公室24小时有专人值班,及时处理、上报有关秸秆禁烧信息。

    据石家庄市秸秆禁烧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农作物已基本收割完毕,进入了秸秆禁烧的关键期。各县(市)区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积极行动,主动创新,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国家卫星监测的着火点数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