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09.11.2018  16:11


11月5日,我校在建艺学院报告厅召开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刘爱民出席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教学副院长及任课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议由人文与法律学院副院长马立民主持。

人文与法律学院院长李子彪首先向与会人员汇报了学院课程思政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自上学期起,人文与法律学院开始承担全校课程思政改革试点任务。学院设置了6项示范项目、8项重点项目、16项特色项目,共涉及30门课程。学院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设置了专门办公室,制定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办法》、《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方案》、《课程思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计划》。学院确定了“五进”的课程思政改革目标,即:进教材、进大纲、进教案、进课堂、进考试。未来,学院还将继续采取各种措施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本科生院院长陈立文就推动我校课程思政建设“走向深入”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牢牢抓住课程建设这个基础,没有扎实的课程建设就不可能有合格的课程思政建设;第二,将党的理论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课堂,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方法及正能量思想有机融入课堂;第三,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

党委宣传部部长陈鸿雁解读了《河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辅导手册》,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再到特色突出的发展过程。她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要构建以思想政治必修课为核心,思想政治选修课、综合素养课、各门专业课为辅助的“一核三环”机制。她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时注意以下五点:一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二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三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在院系;五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

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刘爱民就未来做好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要提高站位。立德树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党和国家的要求。第二,要认真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实践等多方面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要紧密结合专业实际,要“热炒”而不是“冷拼”,扎实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第三,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告诉他们如何认识自然、如何认识社会。

随后,刘书记向人文与法律学院校内课程思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贯彻习近平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思想,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内容体系构建及结合方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人文与法律学院各系主要负责人蒋冰晶、闫文博、陈晓春、刘新圣、黄云生、孙伟龙结合学科特色分享了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方面的做法与体会。

在交流环节,教师工作部副部长王轩说,人文与法律学院的几位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专业课与方法、信念、目标等思政元素结合了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进平说,我国的课程思政发端于上海大学,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要搞好课程思政,就要立足于自己的专业,从本专业中挖掘适合进行思政教育的元素。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梁慧超说,课程思政要立足学科特点,挖掘思政资源,注重方法创新,结合课程内容,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说明道理,以道理引领信念。校党委组织部部长赵斌说,学校党委组织部十分重视课程思政的开展工作,在对教师党支部的考核方法中,已把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作为考核指标。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青卫说,人文与法律学院的几位老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到位,敢于探索,结合自己的专业课程,不用蛮力,未来还可以在教学方法上尝试更多的创新,将授课内容与课程思政结合得更加紧密。

最后,本科生院院长陈立文做了总结。他认为,3个多小时的交流探讨十分受益,感谢人文与法律学院6位老师今天的分享。未来,本科生院将继续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从各方面支持人文与法律学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试点工作。

 

                                                            文图/宣传部   审核/陈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