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用权导向的三个视角

25.12.2015  09:17

近日,徐守盛书记在《新湘评论》刊文:“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灵魂深处真正树立为民意识,才能做到严以用权、秉公用权,才能真正‘抵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中“三严”内涵做出了深刻解读,对如何做到“三实”也做出了全面分析,对湖南干部如何践行“三严三实”,做到正确识权、用权做出了指导。笔者认为,在“外部经济持续探底、区域经济低位徘徊“的特殊时期,唯有坚持“严以用权”、“创业要实”,才能守住经济下行的底线,破解影响发展的难题,推动新常态经济尽快迈过严冬,展露出新气象。

用权唯谋。现在很多干部不知道怎么用权?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不知道要抓什么?要怎么抓?甚至感觉抓什么都难抓上去,成效不明显,过去雄心勃勃的壮志也在不断消退,一部分人开始意志消沉,一部分人已经思路茫然,这其实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作祟。过去的“江山大计”也仅仅是其一己之意,为求政绩一拍脑袋所伪造的权谋,这样的干部能行“顺水舟”,却做不到“逆水游”。这其实也是党性修养不够,为民服务意志力不强的表现。目前形势下,用权要重智,要善谋,要强略,应当结合各自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结合一线呼声,积极参谋建议,做到谋对事、谋对时、谋到点,为领导精准决策、及时决策多贡献智慧力量。比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如何化解过剩产能?如何建立完善安全信贷体制破解融资难?等等,都亟需智库献计,而智者,就在我们广大湖南干部之中,思想火花也潜伏在大家的工作经验和实践当中。

用权唯实。这里我举两个方面实例加以说明,过去唯GDP论英雄,唯稳定压倒一切,随着去GDP考核,去信访非访考核,不少地方、干部仍走不出过去盲区,没有领会中央、省里要求改进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要求瞄准问题化解矛盾的精神实质。继续用数字加冕地方政绩,用驻京维稳改变信访形象。如前不久曝光的东北多地GDP造假事件等,这些都是用权唯虚的表现,把工作重心,把权力锋刃,用错了方向、用错了地方、用错了对象,导致权力偏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所谓“”,应当是,“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人民”,时时刻刻牵挂群众冷暖,扎扎实实解化解百姓忧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为发展用权、为民生用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用权唯效。俗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意思就是当官要能为民做得了主,要讲究工作能力和实效。另外,能否使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被用来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公共利益服务,是检验政府权力运用合理与否的标准。所以,在行使、运用权力过程中,还要不断“回头看”,看走的“”是否正确,修的“”是否平整,路两旁是否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在不断“回头看”中纠偏纠错,矫正发展方向,增强用权实效,做到严以用权聚民心,砥砺前行谱华章。

文/吴杨毅

编辑: 石家庄新闻网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