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染 调结构——河北财政助力绿色发展

07.06.2014  04:01
  “让群众呼吸上洁净的空气远比单纯财政数字的增加更有意义。”河北省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央关注的重点、百姓关切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河北偏重的产业结构使得发展过程中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过剩产能带来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河北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放下GDP增长率包袱,消除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的纠结,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省财政厅厅长高志立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要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政策、体制的支持引导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让产业结构变得轻些,再轻些,努力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探索支持全省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培育更多的绿色财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整合统筹专项资金,   
  有效发挥财政资金“风向标”作用   
  2013年年底,在石家庄工作的张熙和几位朋友赶到市商务局一站式服务窗口,抓紧办理黄标车淘汰手续。“现在雾霾天气这么严重,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黄标车是大势所趋。早点淘汰还能得到财政的补贴,何乐而不为呢?”   
  张熙所指的财政补贴,是石家庄市政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对2013年12月31日前未达到强制报废标准且主动淘汰的黄标车,按照货车、客车、轿车三种车辆类型给予 6000—18000元的补贴。“仅对淘汰黄标车进行补贴一项,2013年就安排省级以上财政资金5.7亿元。”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处长胡宝民介绍说。治理大气污染,需要投入十分巨大的资金量。   
  在治污过程中,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公益性项目,更多的治污项目需要通过市场的手段来筹措资金,财政资金在这些项目中只是起到“风向标”的作用,通过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体现,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同时,面对日益尖锐的收支矛盾,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整合统筹各类口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据省财政厅副厅长赵文海介绍,省财政厅及时调整预算安排,统筹省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节能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相关专项资金,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规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优先支持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今后,省财政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还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随着财政治污资金的大幅增加,必将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其中。   
  创新体制机制,   
  积极探索防治大气污染的政策措施   
  随着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持续增加,未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压力越来越大。能不能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来倒逼结构调整,让无形的环境资源有形化、价值化?   
  2013年,省财政厅联合省环保厅大力推广排污权交易,积极探索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污收费和重污染企业环境保险政策,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在这项政策的支持下,企业不仅获得了财政资金的支持,还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2013年,河北省旭阳化工有限公司、唐山凯源实业有限公司、河北昌泰纸业有限公司等13家有偿获得排污权的企业,得到光大银行石家庄分行提供的排污权质押贷款3444.8万元。这种排污权质押贷款体现的是排污权的资源化、价值化,是用经济和金融手段倒逼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产业转型的一项创新机制,不仅填补了河北省在排污权交易领域开展融资的空白,对建立更加全面的排污权交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还将积极探索建立碳交易机制。   
  财政资金是有限的,只有靠体制机制的创新,大气污染防治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2013年,河北省主动完善财税政策,除了大力推广排污权交易,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的政策: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体系,加快出台重点行业排放控制标准和技术政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等。对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给予奖励,严格执行烟气脱硫、脱硝电价,落实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支持,加大对企业除尘设施改造支持力度。加大对工业企业环保技改的贴息,对煤改气和使用清洁能源进行财政补贴。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节能技术改造、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园区循环化改造等节能环保工程建设给予支持,对节能环保产业给予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政策资金扶持。   
  与此同时,省财政厅还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市,大力组织防治污染项目,争取国家财政政策支持。2013年,石家庄、唐山市入围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每年将获得的中央财政资金将重点支持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业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等六个方面的项目。   
  立足有中生新,   
  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说起钢铁企业,许多人都会认为那里乌烟瘴气,到处灰蒙蒙一大片。但如今的唐钢却成为了工业旅游示范点,绿化率超过50%,以至一些年轻人婚纱照都要到厂区去拍……更难能可贵的是,唐钢治理污染的经验竟然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2013年底,唐钢与天津荣程钢铁公司签订总额2000万元的环保服务合同,唐钢将为荣钢完成节能环保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制定能源环保系统的分析解决方案和管理制度,使荣钢清洁生产达到行业一流水平。此举开启了河北省钢铁企业掘金环保产业的先河。目前,唐钢已组建河北省钢铁行业首家节能环保科技公司,开始面向全国开拓市场。按照规划,未来5年,唐钢将把环保产业打造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唐钢探索出的治污之路,就是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有中生新”的典型。河北是传统产业大省,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等传统产业占比很高。这些传统产业是今后发展的基础也是财富,要立足有中生新,通过资金政策的引导,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促进优势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此,河北省财政着眼发挥传统优势骨干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在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电力、医药、轻工、纺织服装、食品等10个传统行业,每个行业筛选10家企业,组织实施调结构转方式“双十”工程,集中必要的政策和要素资源,支持其通过改造提升,整合重组,扩规模、上水平,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市场话语权。   
  在促进传统产业有中生新的同时,河北省财政还积极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积极有效化解全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将进一步细化过剩产能化解方案,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标准等手段,倒逼不达标产能退出市场,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将大力支持全省统筹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实施能效提升工程,建立“千家企业”能耗管理体系,在政府投资建设领域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着眼无中生有,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位于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10年前还是个小型商贸企业,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生产商,占有国内18.6%的市场份额,产品大量应用在航天通信、高速铁路专网、高速公路等领域。注重自主创新是四方通信公司飞速发展的一大法宝,其中多项研发得到了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翻开省财政厅制定的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汇总表,首先看到的就是四方通信的无源光通信连接技术工程实验室项目,省财政投入扶持资金200万元。200万元对一家企业而言可能不算多,但体现了财政资金的导向,尤其对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其激励作用不可小觑。要实现产业无中生有,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据统计,2013年,省财政厅共筹措专项资金5600万元,重点支持了28 个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同时,为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河北省从2012年开始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应用示范、高成长性企业培育、重大龙头项目引进、产业创新发展以及区域集聚发展等工作。2013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了央企进冀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发展专项资金共计16亿元。同时,省财政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相继出台《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河北省央企进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着力发展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行业,加快形成支柱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此外,省财政还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充分考虑地理区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带和冀中南经济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在环首都地区和省辖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向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或市场中心区聚集,通过优惠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冀中南经济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努力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张敏 周庆华 赵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