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龙图腾是如何创造?中华民族从哪里走来?

02.07.2015  12:06

您知道中华民族从何而来?中华儿女为何又叫“龙的传人”?中华民族的三大人文始祖又分别是谁?今天我们就和记者一起走进涿鹿县矾山镇,一起探寻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

气势恢宏的中华合符坛。(刘梁 摄)

还未到矾山镇,远远就看到一处气势恢宏的建筑,矾山镇三祖文化景区解说员告诉我们,这就是中华合符坛。是为纪念当年黄帝统一华夏各部族于2008年兴建的。据《史记》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邑于涿鹿之阿”。约5000年前,中华民族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在涿鹿历经“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黄帝最终在釜山将各部族的兵符合一,实现了融合统一。 

解说员:“根据黄帝合符釜山统一了北方,合符就是融合、统一之意,上面56个民族柱象征着我们56个民族大团结、大统一。

河北电台新闻频道副总监孙立宏(右一),河北电台记者张静(左一)、刘梁(左二)在中华合符坛采访涿鹿县旅游局副局长牛鹿峰(右二)。身后的56根民族图腾柱象征着56个民族大团结。(张玉平 摄)

走到中华合符坛脚下,拾阶而上,首先是56个民族柱组成的民族图腾大观园,每根高9.9米的汉白玉图腾柱代表一个民族,56根柱子伫立在这里仿佛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齐聚在此,象征着中华民族大团结。

黄帝在统一北方后,取各部族图腾的一部分,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图腾。

解说员:“黄帝统一了北方了以后,就开始了龙的创造,取各个部落图腾的一点归纳到一个动物身上,因为当时都是一个图腾信奉的时代,龙呢是由牛头、鹿角、马鬃、蛇身、鱼鳞、鹰爪、狮尾所组成,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龙的传人的由来。

三祖堂中供奉的中华民族三大人文始祖像——黄帝、炎帝、蚩尤。(刘梁 摄)

与中华合符坛遥遥相望的就是中华三祖堂,这里黄帝、炎帝、蚩尤三位人文始祖的塑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涿鹿旅游局副局长牛鹿峰说,同时祭拜三祖在中国绝无仅有。

牛鹿峰:“涿鹿为什么要祭三祖呢,黄帝、炎帝和蚩尤他们每个人不同的功绩,黄帝发明了指南车,炎帝是使用火,通过焚林垦荒、开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文明,而蚩尤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最早掌握了青铜器,他们通过这种碰撞使中华民族更加融合在一起,不是说一祖,而是这三祖的功绩都是不可比拟的。

涿鹿三祖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文惠告诉记者,五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族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征战融合,他们不仅没有在血雨腥风中割裂,反而成为中华民族生命延续的三条根脉,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开创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陈文惠:“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在涿鹿定都黄帝城这几个事件之后呢,认定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确定当时黄帝成为所有中华民族统一的首领,一个统称为中华民族的、大的、多元一体的国家形成了。

凭借“中华三祖文化”,涿鹿县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并从2008年起连续四年在矾山举办海峡两岸同胞共祭中华三祖大典活动,已先后接待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及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次前来参观祭祖。 

前来祭祖的同胞:“我是台湾过来的,心情很难讲就是一种感动,同根同源,缅怀吧。”“我在日本,像我这个年龄应该可以说了,落叶归根。”“我在匈牙利,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祭拜祖先,是中华一个文化的传承。

依托丰厚的根脉文化资源,近十年来,矾山镇投资20多亿元,先后建成了中华合符坛、九龙腾飞柱、三祖文化博物馆等文化景观。未来,矾山还将以这些文化景观为中心,以文化产业为基础,将矾山打造成一座文化名镇。

矾山镇镇长赵兴文:“首先是以三祖文化为核心,规划了两个区域,一个是三祖文化景区为主的三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三平方公里之上做了一个十平方公里的规划,我们矾山镇的整体规划就是围绕文化产业一个中心来做基础,包括我们城镇建设。

(河北电台记者王成树、孙立宏、张玉平、张静、刘梁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