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评剧发祥于此 不是无缘无故的

16.06.2015  11:38

唐山市滦南县绳各庄村,一个孕育了“东方莎士比亚”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地方。百余年来,热爱评剧的村里老少随着时代大潮变幻,见证了评剧的兴衰起伏。

成兆才大剧院和滦南县评剧博物馆。(冯晔 摄)

当太阳缓缓西沉,落日余晖弥漫,绳各庄村头一排整洁干净的灰色平房却刚刚开始热闹起来。

绳各庄村“成兆才家乡评剧团”正在排练。(冯晔 摄)

结束了一天劳作的村民们聚集在村头“成兆才家乡评剧团”的排练室,唱着评剧来开始他们的夜生活。评剧团团长金茂普认为,剧团起这个名字,最能体现绳各庄村人的骄傲。

记者刘菁(图中)、李昂(图右)采访绳各庄村“成兆才家乡评剧团”团长金茂普(图左)。(冯晔 摄)

评剧团团长金茂普:“围边的群众一提到我们村儿,首先的印象是好,原因是我们村继承了成兆才的传统,我们成立了剧团,往周边演出。尤其是夏天,蚊子多咬,多热,我们给他们唱去,那真是人山人海。

在绳各庄村,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人人都会哼唱评剧,这可能最能反映当地人对评剧难以割舍的情愫,因为评剧创始人、奠基者成兆才就出生在这里。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从小喜欢莲花落的贫困娃儿,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

记者刘菁(图左)采访滦县评剧博物馆讲解员桑育新(图右)。(冯晔 摄)

滦南县评剧博物馆讲解员桑育新:“评剧的萌芽时期,最初是由一人主唱的单口莲花落;后来呢逐渐被人们接受越来越发展起来,成兆才、任连会等人聚集在吴家坨对拆出戏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丰富了伴奏乐器,摒弃了那些庸俗的唱词唱腔,逐渐登上大雅之堂,最终定名为评剧。

记者刘菁(图右)采访绳各庄村“成兆才家乡评剧团”最小的两名成员——金子琪(图中)、金子欣(图左)。(张玉平 摄)

后来,成兆才受到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民主思潮影响,不断有佳作问世,连续写出了《花为媒》《杜十娘》《占花魁》等剧目。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创作完成的《杨三姐告状》,根据1918年直隶滦县高家狗庄地主兼资本家子弟高占英谋杀妻子,农家女杨三姐不畏强权,为其二姐申冤告状的真实故事改编。至今广为传唱,被奉为评剧经典。

成兆才创立的评剧唱腔通俗,台词浅显易懂,表演生活气息浓厚,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在他的家乡绳各庄村,评剧更是繁盛一时。村民苏翠荣至今还记得当时,绳各庄村里的剧团出去演出时,那万人空巷的场面。

村民苏翠荣:“一说是绳各庄评剧团的,早早地就到那儿占地方去。有一回晚上下雨,有的顶着塑料布,有的打着伞,也在那看到散(场)。

记者:“那多少人在那儿看呀?

苏翠荣:“那可真数不过来,就那个广场整个满着,可以说是十里八村,二三十里地外的都往这边来看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环境发生了变迁,随着电视、电影及外来文艺的进入,与其他戏曲剧种一样,评剧也受到冲击,演出市场急剧萎缩,绳各庄村的评剧剧团也纷纷随之解散。

金茂普:“没市场,八十年代都做买卖的做买卖,包工程的包工程,都挣钱去了。

剧团虽然解散了,然而对绳各庄村人来说,无论走到何处,只要听到评剧,故乡的一幕幕影像就会出现在脑海中。在外地打拼多年的金茂普最终难以割舍对评剧的情感,回到家乡组建了成兆才家乡评剧团。

金茂普:“在刚成立时老龄化,逐步地呀,咱们吐物纳新,现在都是50以下的,我就是岁数大的,我是69了。有小孩儿,我们从4岁开始培养,现在她都7岁了。

一方简陋舞台,一曲经典唱段……上演的不仅仅是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也延续和传承着百年来绳各庄村的情怀,构建和涵养着绳各庄人的精神家园。

扒齿港镇文化站站长张振宇:“不仅排老戏、新戏,而且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分积极向上的节目,现在打牌的、封建迷信之类的活动都在这个村绝迹了。村里群众们的关系也都显得特别和谐。

是评剧让绳各庄多了一份历史的人文气息,少了一份现代的物质浮华。村民苏翠荣说,绳各庄村人通过评剧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

苏翠荣:“我们庄儿娶媳妇好娶,人家说过年过节的,有演出、有活动,到他们庄儿就跟小城市似的,小香港。

记者:“这儿又叫小香港?

苏翠荣:“嗯,都叫我们小香港,说人家绳各庄,虽说是农村,街道上也整的挺整齐,到时候就演戏,到时候就有活动,特别活的有意思。

(河北电台记者宋书深、王利贺、张玉平、刘菁、冯晔,唐山台记者李昂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