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桑园镇:杂技留学生们的剑桥郡

18.05.2015  13:41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在杂技之乡沧州吴桥县桑园镇,当年不少艺人走南闯北,成就了杂技界“没有吴桥不成班”的神话。如今,吴桥杂技告别了“撂摊儿”,在桑园镇杂技大世界传承着绝活;在现代化的课堂里,向世界延续着杂技的风采。

吴桥大世界杂技演员正在表演蹬技。(冯晔 摄)

5月13号,在吴桥桑园镇杂技学校,来自国外的26名杂技留学生毕业了。这些留学生之所以选择来吴桥桑园镇学习杂技,是因为吴桥在国际上素有“杂技之乡”的美誉。

吴桥杂技博物馆讲解员谢鑫:“周恩来总理在出访西欧14国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就问,你是哪里人,我是吴桥练杂技的,然后总理就欣喜的说到‘吴桥不愧是杂技之乡啊’。

河北电台记者牛作交(右)在吴桥杂技博物馆采访讲解员谢鑫。(冯晔 摄)

吴桥文保所所长杨双印说,吴桥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这里的杂技就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始于元朝以后。

杨双印:“有证据就是小马厂古墓,这就有一千五百多年,古墓的壁画就有杂技表演了,证明那个年代吴桥就有杂技活动了。

杂技之所以兴于吴桥,杨双印曾经在《吴桥杂技》一书里写到,吴桥一带地势低洼,属于退海地带,土地贫瘠收成没有保证,当地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弱,春冬两季沿着流经吴桥的大运河外出卖艺,杂技成了人们谋生的手段。

一段段顺口溜形象展现了当时的情景:“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条河是民间对运河的称谓。

在中国近代史上,运河流域的大城市中都出现了著名的艺人活动聚集区。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三不管”等杂技集散地,在这些地方打把式卖艺的杂技艺人,几乎都以吴桥人为主。吴桥杂技学校副校长齐志毅说,通过一个民间传说足以证明这一点。

齐志毅:“说过去吴桥人集散在北京,靠演杂技养家糊口,后来人们说咱们得给这个地方命名一个名字,吴桥人相对比较多,说把上面的口去掉算了,桥不动,那个地方就叫天桥。

  “不掏本儿,不误事儿,自制几件家把什儿。农闲走出庄稼地儿,走南闯北耍把戏儿”,吴桥很多杂技艺人就这样唱着锣歌,或父子,或师徒,或一家大小,走出庄稼地,走向大运河,完成从一个农民到江湖艺人的身份转变,一路行走,一路留下精湛技艺,成就了杂技界“没有吴桥不成班”的神话。被誉为“世界近代马戏之父”的孙福有、精通六国语言的杂技明星史德俊、号称“东方卓别林”的赵凤歧都是从吴桥农村走出来的杂技大家。

如今,站在吴桥桑园镇大运河堤上,几近干涸的运河水,已经不复昔日风情。吴桥杂技也像运河一样凋敝过。不过,吴桥杂技往昔的辉煌,今天在桑园镇吴桥杂技大世界再次展现,而杂技学校也向世界延续着杂技的风采。

鼻奏唢呐吹破天。(冯晔 摄)

在桑园镇上的杂技大世界,“鼻奏唢呐吹破天”的何树森,“两手三球跟鬼赛”的王宝合,“白肚皮上切白菜”的高福州等“江湖八大怪”,正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展示着古老的杂技绝活。

刚参加完杂技互动的徐州游客王先生:“感觉太爽了。

记者:“姑娘脚劲怎么样?

游客王先生:“用徐州话讲叫‘倍棒’。

吴桥杂技学校的非洲留学生正在练习杂技。(河北台冯晔 摄)

精湛的杂技艺术也吸引着国外人的眼光。吴桥杂技学校副校长齐志毅说,随着5月13日这一批留学生的毕业,吴桥杂技学校共为亚、非、拉、欧洲培养了400多名杂技人才。从吴桥桑园镇上毕业的这些外国杂技人,回国后又成为传承中国杂技文化的使者。

齐志毅:“孩子们回国以后呢,他们有的建立起了杂技学校,你像埃塞俄比亚的耶拿,他办的杂技学校现在有将近200个非洲的孩子在学习中国杂技,这种文化传播力相当大。

桑园镇政协主席安贵涛告诉记者,为了使吴桥杂技传承下去,桑园镇已经规划好了集杂技培训、道具制作、产品研发于一体的杂技文化产业园区,依托杂技文化,整合杂技旅游资源,还将打造杂技民俗旅游带,实现吴桥杂技由一日游向多日游的转变。

安贵涛:“围绕杂技大世界,在104国道以西,大运河以东,叫杂技产业带,以后其他的工业项目一律不让入住,围绕着杂技旅游做一个长期的规划。

(河北电台记者魏燕智、孙立宏、王美中、牛作交、冯晔,沧州电台记者张景龙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