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例行发布会材料:“科技与我”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健康

21.05.2019  07:00
  一、医药卫生科研领域获得国家级奖励情况
  (一)近十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情况

  1、吴孟超院士——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我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肝脏外科事业。为了提高我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2、王忠诚院士——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建立了神经外科手术新方法,解决了神经外科领域众多世界性难题,极大地提高了脑干肿瘤、脊髓内肿瘤、丘脑肿瘤、颅底中线肿瘤等疑难脑病疗效,让患者术后基本享有正常人的生活质量,把我国神经外科整体水平带入世界先进行列。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总结出一套不同脑干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的理论和方法,迄今已施行手术1100余例,手术死亡率低于1.0%,手术质量和数量居世界领先;得出“脊髓对于慢性的肿瘤压迫也同样具有可塑性”的结论,迄今已施行髓内肿瘤手术2500余例,无一例死亡和手术致残,手术水平居世界领先;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的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术后瘫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率先提出了“大型血管母细胞瘤术后可产生正常灌注压突破”的观点,利用术前供瘤血管栓塞、术中亚低温等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正常灌注突破现象”的发生,使手术死亡率降至4.3%,并极大降低了手术致残率,而该项手术死亡率国际综合组报道高达24%。
  3、王振义院士——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临床表现最为凶险的一种白血病类型,其缓解率低、死亡率高。传统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会加剧出血,导致早期死亡。王振义院士提出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诱导分化疗法,证明用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将恶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证实。2009年美国“临床指南”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定为规范性治疗方案。在有效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发现联合应用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使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5%,从而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
  (二)医药卫生科研领域获得其他国家级奖励情况
  在2011-2014年间,医药卫生科研共获得207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奖励。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9项,占总一等奖总数的15.79%,二等奖198项,占总二等奖总数的20.00%。
  “十二五”期间,医药卫生科研工作者围绕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各类重大疾病展开联合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
  成果之一: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新发传染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经济发展、威胁国家安全。该项目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媒介生物等基本环节,通过20余年的科研攻关,构建起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针对新发传染病的现实危害,在新病原体的确认和新自然疫源地的发现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应对新发传染病疫情,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防治和应急处置技术、装备;着眼新发传染病未来威胁,构建了传染病侦察预警技术平台。研究成果在新发传染病防治实践、突发疫情应急和重大活动保障中得到应用,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作用。国家发改委、疾控系统、出入境检疫系统、重大活动安保机构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相关单位累计应用该项目技术装备55万余套(件),在抗击SARS、阻击禽流感、应对甲型H1N1流感、控制新发蜱媒传染病,以及地震后卫生防疫、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国际维和及人道主义救援中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完成2660万人份防治流感、禽流感药物生产、储备任务,为国家节省开支58亿元。
  成果之二:前列腺癌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前列腺癌(PCa)是欧美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PCa发病率近年来急剧上升,年增幅居男性恶性肿瘤首位,现已成为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针对早期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不易推广、晚期进展机制不明及治疗效果差等关键问题,该项目历时20年,在33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支持下,取得一系列成果。构建了Pca血清瘤标—分子病理—影像定位的多层次早期诊断体系,使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由5%提高到63%。创建了开放和微创前列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式的创新、难度的降低极大促进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推广。创立前列腺癌围手术期危险分层评估体系,用以筛选前列腺癌手术最适人群,指导术后治疗,为我国PCa临床决策引入新模式。制定了晚期PCa个体化治疗新策略。发现了去势抵抗性前列腺(CRPC)形成新机制,为新药开发奠定了基础。
  成果之三: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五位、死亡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既往疗效欠佳的主要原因是高危人群界定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法、中晚期治疗不规范和分子水平临床病理特点不清楚,项目在突破食管癌治疗的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发现了高危人群遗传易感基因和危险因素,纠正了原有补充维生D预防食管癌的认识,改变了预防策略;创建了食管癌早诊早治技术体系,并被国际公认和国际同行推崇;创建了食管癌中晚期综合治疗新策略,国际同行评价该研究改变了当今治疗理念,大大提高了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发现63个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相关的分子标志,在食管癌的靶向治疗、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创建了规范化诊治推广体系,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正式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和《中国食管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提高了食管癌规范化治疗符合率,整体5年生存率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成果之四: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大学)
  重症肝病(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该项目旨在攻克重症肝病病死率高达80%的国际医学难题,创建了有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显著降低病死率,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治愈好转率11.9%显著提升至78.9%;构建国内首个人源性永生化HepLL肝细胞系,开辟了干细胞治疗肝衰竭新途径;首创李氏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重症肝病肝移植受者5年神存率提高到80%以上;创建重症肝病肝移植评估与预警体系,发现一系列新的分子标志物,实现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的新突破,将肝移植人群比例扩大37.5%;肝移植技术推广至18个省市并率先跨出国门,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创新肝病微生态理论,率先全面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创建纳米抗菌肽治疗内源性感染和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的新策略,引领肝病微生态学发展。项目成果为成功挽救数以万计重症肝病患者的生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保障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果之五:我国首次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清华大学)
  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为首的第三方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该研究成果大幅度降低了我国发病率与病死率,减少了2.5 亿人发病和7 万人住院,病死率比国际降低5倍;社会收益约2000多亿元;成本收益比:1元VS7.5~10.84元。我国始终没有像其它国家那样宣布卫生紧急状态,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增长,保障了国庆60周年等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新药证书11个。2010年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个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通过本项目研究建立的突发传染病综合技术网络体系在2013年我国H7N9禽流感疫情以及西非埃博拉病毒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医药卫生科研领域其他优秀代表性成果
  成果一:新药研发成果显著。 针对重大疾病加强创新药物研发,已累计85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119个获临床批件,超额完成考核指标。特别是在肿瘤治疗药物、疫苗等领域,已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如,全球首个治疗晚期胃癌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获批上市,填补了本领域空白;治疗肺癌新药盐酸埃克替尼的上市打破了进口靶向药的垄断,价格较进口药降低1/3;具有全新抗肿瘤作用机制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1.1类新药西达本胺,已批准上市。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戊型肝炎疫苗、甲型H1N1流感疫苗等多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疫苗产品相继研制成功。密切结合临床用药需求,完成200余种药物的技术改造,其中,有80个品种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显著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可及性。
  成果二: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大幅增强。 建立覆盖全国的病原检测和鉴定技术体系,具备72小时内对300中病原体的鉴别能力,未知病原体确证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甲型H1N1流感防治研究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埃博拉疫情防控中,病毒核酸诊断试剂、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疫苗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刘延东副总理专门作出批示,给予肯定。在“8.12”天津港爆炸事故中,应急生产供应新药专项前期部署课题的研制成果——中毒防治药物,有效保证了救援部队安全。
  成果三: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增强,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发展。 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平台建设,我国药物创新能力和应对突发疫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其中,国家流感中心成为发展中国家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参比实验室;国家化合物样品库库存总量达185.8万个,规模居亚洲之首。同时,专项实施有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带动产业的转型发展,医药工业产值近5年平均增速居各工业门类之首。
  成果四:全国疾控系统的疾病防控能力明显提升,能够成功应对新发再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建立了全球最大、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全国“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网络体系”、国家传染病病原谱监测技术平台以及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提高了应急监测、预测预警及未知病原体防控、诊断和治疗能力。 通过科学防控,有效地控制了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大幅度降低了H1N1流感在我国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减少了约2.5亿人发病和7万人住院,使经济损失减少约2000多亿元。2013年于一周内快速确定了一种国际上从未发现的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并在此基础上及时研发成功检测试剂。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赞扬中国的H7N9禽流感疫情应对是传染病防控的一个典范。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西非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的埃博拉病毒株分子进化特征,自主研制成功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实现了抗埃博拉病毒抗体ZMapp哺乳动物细胞规模化制备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埃博拉疫苗,最终使埃博拉出血热得以控制,将其拒之国门之外。
  成果五:艾滋病、肝病、结核病、寄生虫病方面防治工作。 通过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技术,使艾滋病高危人群新发感染率和患病率降低,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顺利,已进入2期临床试验阶段。通过科学研究,改进乙肝疫苗剂量,使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提前3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乙肝防控目标;成功研发了60微克乙肝疫苗,将疫苗接种应答率由此前的78.6%提高到92.8%。成功研发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试剂,明显提高了结核病检出率;在部分区域建立研究示范区,积极探索科技综合防治新模式。使传染性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提前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阶段性指标。建立了新型的寄生虫诊断和评价体系及抗寄生虫药物靶点预测平台,构建了基于网络直报的血吸虫病、疟疾、包虫病等的实时预警系统,使我国寄生虫病综合防控能力得以提升。
  成果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架研发。 提起心脏支架,多数人的印象是欧美原创、中国仿制。如今,这种局面正在改变。而今由中国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全球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冠脉药物洗脱支架“BuMA Supreme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系统”是由赛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成果。其前身BuMA支架已于2010年12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Ⅲ类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证。BuMA Supreme支架是在此基础上的升级版。而且葛均波院士率领的团队还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由国人自主研发的完全可降解聚乳酸支架(心祥,XinsorbTM)的植入,这标志着我国的支架研发水平已经站在了国际前沿,同时也代表着我国心血管界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来到。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进入临床将造福更多的冠心病患者。
  成果七:推广指南,开展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通过推广普及高血压防治指南,推动社区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截至2011年12月,签署协议的单位已达40家单位、25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涉及22个省份,协议预计管理人数57余万。加上各省扩大管理的患者,总共有300万。规范化管理1年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了14.8 mm Hg和8.3 mm Hg,高血压控制率从基线时的18.7%上升至76.6%。2009年起,国家把基于指南进行高血压管理纳入了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内容,在全国推进高血压社区管理。截至目前,估计管理患者超过8500万。通过管理使患者的控制率得到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基层高血压的防治。
  成果八: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开展的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是迄今我国研究者独立完成,最大样本量的一级预防研究,而且是一项完全遵照国际标准的大型、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旨在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简称依叶片)在高血压人群中应用对初发脑卒中的影响。该研究对20702例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史的成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长达4年半的干预和跟踪。研究发现与单用依那普利降压相比,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简称依叶片)能显著降低21%脑卒中风险,尤其对H型高血压人群获益更为突出。依据CSPPT研究结果提示,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使新发卒中降低21%,中国MONICA最新数据推算2020年新发卒中370万人,那么每年可预防111万(约30%)脑卒中发生;假设将来每1例卒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是10万元,那么每年将为国家节约1110亿元。CSPPT研究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心血管防治之路,而且为全球脑卒中预防开出了一张科学循证、靶点明确、疗效显著的“中国处方”。不仅揭示了中国高血压患者多发脑卒中的原因,还为中国特色的脑卒中防控提供了确凿的循证医学证据,甚至可能影响未来我国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
  成果九:脑起搏器研发——从跟踪、并行到引领。 脑起搏器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人工装置,通过埋植在胸前的刺激器向植入在大脑特定靶点的电极发放电脉冲,是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癫痫、强迫症、药物依赖、抑郁等功能性神经或精神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国内相关患者超过6千万人,临床价值重大。脑起搏器还是迄今唯一能够“修复”大脑功能的人工系统,是研究脑科学的利器。多年来,脑起搏器由美国垄断,成为临床上昂贵的高值耗材,每名接受双侧植入手术的患者,需要支付25-35万元购买脑起搏器。高昂的费用,让大多数患者望而却步。从疾病治疗的机理研究和临床需求出发,探索更新一代的脑起搏器疗法和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研发生产了全球首个3T磁共振兼容的脑起搏器电极,2015年5月完成了首例临床试验手术。可记录深部脑电的可充电脑起搏器,研发生产了全球首个可记录脑深部核团局部场电位信号、双通道可充电的脑起搏器,为根据患者病情自适应控制的闭环脑起搏器奠定临床基础。变频刺激技术,研发了全球首个具有变频刺激功能的脑起搏器,并完成了20余例患者的临床试验,突破了国际现有的高频刺激模式。远程程控技术,研发了全球首个脑起搏器远程程控系统,为患者进行脑起搏器遥测、程控、药物调整等医疗服务,避免患者长途跋涉到大城市就诊,降低经济和医疗负担,对地域辽阔、整体经济欠发达的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十:颅内动脉狭窄治疗领先世界。 我国脑血管病70%-80%系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以9%的速度逐年递增。与西方人种不同,国人33%-50%的缺血性卒中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导致。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Chines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is, CICAS)研究显示在2864例脑缺血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率高达46.6%。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的各类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找出有效的二级预防手段,降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提高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国人寿命”已是我国重大慢性疾病防治的优先战略。取得了如下成绩:①完成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用于国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系列研究:首次证实颅内动脉严重狭窄(≥70%)不是支架成形术的危险因素。②研发和生产了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局批准的第一个颅内专用支架系统(Apollo支架)。③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用于指导颅内支架成形术的LMA分型。④率先开展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2011年起,团队依托国家神经病学中心,将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带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平均每年完成治疗近300余例,迄今已经完成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1500例,数量及手术质量位居全球第一。
  成果十一: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HR-NICE)诊疗研究突破。 以王拥军教授为首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团队历经10余年的探索和研究发现,我国脑血管病防控的最佳窗口是高危的非致残性脑血管病(HR-NICE),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此种类型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等展开了系列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利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HR-NICE患者的临床试验(即CHANCE研究),该研究发现,在HR-NICE发生后的24小时内,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可使卒中再发风险降低32%,且严重出血风险并未显著增加。这是截至目前针对HR-NICE患者开展的全球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在国际上首次突破“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禁区”,证明短程、早期、优化的中低剂量配伍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新策略可以显著降低HR-NICE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该项研究成果于2013年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是我国神经科大陆学者在该杂志上发表的首篇论著。此结果一经发布,即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循环》等国际著名杂志连续发表专题评论,认为以王拥军教授为首的团队“完成了一项大规模、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为预防脑血管病复发提出了新理念”,“中国的CHANCE研究提出了在HR-NICE患者早期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的新策略,为患者早期双抗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该研究成果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神经病学》、加拿大国家人口卫生研究院(PHRI)等评为2013年世界神经病学领域年度十大进展之一,并同时被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卒中学会2014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指南》所采纳,该项成果被单独列为抗血小板治疗新的临床推荐意见,由此改写了国际指南。欧洲、加拿大和我国等也随后依据该项研究成果改写了本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CHANCE研究使我国领跑轻型卒中和TIA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是国际对我国临床研究水平的充分肯定。在CHANCE研究人群基础上,针对HR-NICE人群,我国学者还探索发现了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白蛋白等一系列预测脑血管病复发、死亡和致残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为我国脑血管病特别是HR-NICE个体化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样将为我国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提供强大助力。CHANCE研究方案可显著降低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发展为严重致残性脑血管病的比例,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测算,我国每年新发HR-NICE患者约为300万,这些患者90天内发生致残性脑血管病的风险高达10-20%,对这些患者在发病早期应用上述研究提出的短程、早期、优化“双抗治疗”新策略,可每年减少至少10万例致残性卒中的发生。CHANCE研究模式和方法的广泛推广将为HR-NICE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案、将为一个家庭避免更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将为医院提高轻型卒中和TIA患者的管理水平、将为政府促进人口的健康状况、将为国家节约大量的直接和间接医疗投入,从而从患者、家庭、医院、社会、国家不同水平带来不可预估的社会效益。
  成果十二:微创外科技术治疗心脏及大血管疾病。 项目属微创外科学领域。我国患心血管疾病人数高达2.3亿,年死亡30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1%。外科手术是治疗心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手术因需在开胸和体外循环下完成,给机体造成巨创和多脏器功能损害,特别是深低温停循环下的大血管手术死亡率达10%以上,手术风险极高。如何避免开胸和体外循环完成手术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该项目历时13年,在14项国家和军队重大、重点课题支持下,致力于心脏大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构建了涵盖冠心病、心内结构和功能异常、大血管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微创技术体系,特别是开创了我国机器人外科领域的先河,推动了从“巨创”到“微创”甚至“几乎无创”的技术革新,实现了不开胸、非体外循环完成心脏大血管手术,显著提高了救治水平。
  成果十三: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新策略及关键机制。 完成肝癌肝移植700余例,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及其关键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技术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肝癌肝移植疗效。建立了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防治的新策略,揭示了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机制。率先在国际上建立能完全模拟人肝癌肝移植临床的大鼠模型。模型具有急性排斥及术后100%的发生复发转移的特性,而且建模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为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研究提供良好平台。应用本项目提出的防治新策略,使本中心肝癌肝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由应用前的56.1%提高至65.9%
  成果十四: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临床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传统诊断治疗方法漏诊率高、分期不准确、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生活质量差。该研究率先引进、消化、吸收国际领先的胸部微创诊疗技术,经自主创新,建立了适合我国现状的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解决了总体诊治率低、手术适应症窄、技术复杂难于推广、耗材成本高等难题,在早期肺癌、局部进展期肺癌和晚期肺癌的微创诊断、治疗等各个环节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成果已完成各类肺癌微创诊疗手术5632例,创新的手术方法年均节约手术用血40000ml,改良的器械节省耗材花费2300万元、节约外汇支出740万美元,使能够开展肺癌微创诊疗手术的医院从1992年的3家发展到436 家(三甲医院262家),受益患者超过200万人次,推动了胸外科的发展,全面提升了我国的肺癌诊疗水平。
  成果十五: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已通过2015年国家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初评公示)。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已是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其中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首的恶性肿瘤。因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它们的使用和效果。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以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I)为靶点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项目组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文库,通过大量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测试,筛选到作用特异和高效的先导化合物,并于2005年10月完成临床前研究。2006年,在获得国家药管局批准后开始临床研究。2009年,在I和II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启动的Ⅲ期临床研究。项目组采用与进口品牌药头对头比较的双盲研究,证明其疗效和安全性。其主要疗效指标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进口药(4.7比3.4个月),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进口药。2011年6月,盐酸埃克替尼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从此打破了进口靶向药的垄断局面,并以低30%-40%的价格让更多的中国病人用上靶向抗癌药。到目前为止,已有4万名肺癌患者接受了治疗,疾病控制率80%,治疗有效率30%,其平均生存期从原来的3-6个月延长到一年以上。上市3年实现销售13亿元,贡献税收3.43亿元。
  同时,通过与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合作,展开后续免费用药项目。凡是用药6个月仍有效的晚期肺癌病人,后续用药终生免费。至今,已有14000多病人获得后续免费用药,共赠药50多万盒,价值13.8亿元,获得非常良好的社会效益。
  成果十六:中国人体表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措施研究(已通过2015年国家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初评公示)。 该项目属创烧伤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俗称溃疡)是一大类存在于体表而长期不愈或难愈的组织损伤,主要包括严重创烧伤后残留创面、糖尿病足、放射性溃疡、下肢动静脉疾病造成的溃疡等。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该项目通过大协作方式,经10余年研究,发现了2个创面流行病学新特征。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造成中国人体表难愈合创面的主要病因已由10年前以创伤。首次提出了针对糖尿病足和放射性创面难愈的3个特殊机制。创建了4 种关键防治措施。针对难愈创面具有可防控与大门诊小病房的特征,创新治疗模式。相关产品在全国1300余家医院应用。2份成果作为重大建议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交。培养国家杰出青年或长江学者3人,成为国家创伤、烧伤、危重病等领域唯一的创新群体。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
首批疫苗将在美进行临床试验
  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公司2月24日宣布,卫生厅
世卫组织认为:中国疫情顶峰已过尚未构成全球性大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4日表示,卫生厅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看望慰问感染医务人员
  在抗击疫情战场上,一些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卫生厅
江苏恢复日常诊疗秩序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