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忠:“铝禁令”何以“铝禁不止”?

20.08.2014  13:07

    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包子、馒头以及油条等,是深受百姓喜爱的早餐食品。但你也许不知道,为了让它们显得更为蓬松,更具“卖相”,含铝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

    然而,记者在多地走访调研时发现,尽管“禁铝令”已实施月余,但含铝添加剂的销售与使用依然如故,大量商贩及公众甚至并不知晓禁令的存在。监管乏力之下,“禁铝令”正面临“有令不行”的尴尬处境。

    既然铝在人体内不断累积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既然铝超标会最终导致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对此不能保持足够的警惕而对含铝添加剂敬而远之呢?分析含铝添加剂的“铝禁不止”,至少有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卖相要求与习惯使然。比方说油炸食品的主打油条,要的就是卖相,凡膨松直挺者好卖,而一旦出现软遢则绝卖不出个好价钱。任何经营此道者断断不会乐于接受这样一个“铝禁令”,而更乐于打擦边球,寻找禁令空隙与漏洞。而至于消费者,则是一种不明真相的消费习惯使然。假如政府管理部门宣传力度再大一点儿,管理力度再加强一点儿,消费者的知情度再透明一点儿,相信就会使“铝禁令”向好的一面转化。面粉增白添加剂就是一个例子,当政府允许添加且将此作为美化面食卖相的手段之时,面粉增白剂就是一个“好东西”,而当人们逐渐认识到增白剂的危害性且原色面粉更环保更绿色更有利于健康之时,人们却转而向全麦粉带麸面粉作出正向的选择。同样,含铝有害人体健康的添加剂,也一定要走政府指导与消费者知情权透明度的正确途径。

    其二,“铝禁令”何以留下条“铝尾巴”?科学研究告诉人们,铝在人体内不断累积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干扰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力,严重的会出现记忆力减退、震颤和身体协调障碍等。换一种百姓语言来诠释含铝添加剂,其实就是过多摄入含铝添加剂食品,人会变傻甚至痴呆。那么,作为政策制定者来说,就应当在出台政策禁令之时不留漏洞,不留尾巴,不给不法商家留下可钻的空子。而事实上该项禁令留下了一个斩不断理还乱的“铝尾巴”,而这个尾巴给“铝禁令”留足了“铝禁不止”的空间。

    公告调整了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要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面糊完全可以不用含铝添加剂一样鲜美可口,裹粉当然可以仅用面粉及其他豆类粉以及薯类粉,制定禁令者要么忽视了这一点,要么没有进行充足的市场调查。而留尾巴的直接危害就是只剪箭杆,而将箭头仍然留存了人体内。

    其三,“铝禁令”之下,期待更有利于卖相的非含铝添加剂替代品。如果商家及某些消费者仍然坚持“卖相”与美观,那就不妨由食品科研部门研发一种无害于人体的膨松功能的添加剂,这比单纯关注于禁令更重要。一堵一疏,无损于商家及消费者“卖相”要求也符合现代市场管理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