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教授作为全国“最美科技人员”被广泛报道

03.07.2014  11:38

  李保国教授给农民传授核桃栽培实用技术

  近日,中宣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对全国“最美科技人员”进行宣传报道,宣传他们长期奋斗在基层一线、条件艰苦地区且成就显著的感人事迹,展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我校李保国教授作为重点宣传的12个先进典型之一,被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截至目前有关媒体报道转载如下:

  1、6月26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以“李保国:大学教授的大山情怀”为题进行深入报道。( 点击查看,报道始于40分20秒处

  2、6月26日,《光明日报》以“科技为媒绿山富民——记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为题进行报道。

  3、6月30日,《经济日报》 以“‘李保国又来了!’——记一位扎根太行山的科技工作者”为题进行报道。

  4、6月30日,《科技日报》以“‘科技财神’李保国”为题进行报道。

 

      光明日报:

最美科技工作者

科技为媒 绿山富民

——记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6日04 版)

      近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并获得50万元奖金。站在领奖台上的他有着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朴素的衣装和长满老茧的双手,这些似乎都在诉说着这位56岁的“太行赤子”30多年来为秃岭披绿、为荒岗生金的奋斗人生。

        1981年2月,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3月8日他就下乡进山开展工作。从此,他便致力于山区林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立志要让乡亲们脱贫致富。

        30多年间,李保国平均每年在山上“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为了获取绿化荒山的第一手数据材料,他详细记录了每一道沟谷的坡度、土质特征和植被情况。他垫上自己几万元的科研经费,在内丘县岗底村成功探索出苹果套袋技术,还手把手教会农民使用。

      从太行山到燕山,从富岗苹果到绿岭核桃,李保国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和科学技术,点亮了山区农民的富裕路。他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李老师”“李财神”。

      经过他改造的山地不仅聚集了土壤和径流,还能种植板栗、核桃等高效经济林木,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按照他创造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两聚”造林理论,太行山区140万亩荒山由秃变绿;由他所示范推广的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因他而甩掉了贫穷的帽子。

      “生产实践需要什么,科研工作者就要因地制宜地学习、推广什么。”李保国说。他的板栗“双枝更新修剪法”、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等多项标准化林业技术,在与农技人员的交流中,在农技推广的培训中,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李保国为百姓谋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不满足于一亩山地效益不低于一亩良田的现状,“下一步,山地效益将是良田的1.4倍以上”。为此,他开发了干旱山区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瞄准太行山区干旱阳坡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自然阶梯优势,将平原区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转移到山区,使山地的土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站在河北省科技奖的最高领奖台上,李保国认为,这才仅仅画上了一个逗号。

      “河北的山山岭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完成的山区开发研究成果已有28项。他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示范体系,建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示范基地,对全省的技术人员直接培训,让更多的人成为“李保国”,最终实现山区开发技术在全省的全覆盖。(本报通讯员张宁 本报记者 耿建扩)

 

   经济日报:

来自基层

“李保国又来了!”

——记一位扎根太行山的科技工作者

经济日报》(2014年6月30日 1版)

  本报记者 董碧娟

  一个黑乎乎、笑嘻嘻的人朝地里走来。安小三家的小孩正在嬉耍,一见这人,立刻蹦着喊到,“李保国又来了!”

  10多年前,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村民安小三仗着几分聪明,总爱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对着干。李保国讲技术,安小三当面点头,背地不服。结果,秋后一算账,4亩果园赔了4000多元。同村的杨会春是专家叫做啥就做啥,同样4亩果园,纯收入1.5万元。

  又悔又急的安小三再不躲着李保国了。问技术,讨经验,他甭提多认真了,还把李保国独创的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记得滚瓜烂熟。这下子,果子长好了,卖上好价钱,他又承包了邻村的几亩果园,一年少说也挣个10多万元。难怪自家孩子一见李保国,总是兴冲冲地喊着。岗底村600多人,有300多人像安小三一样靠科技种植发了家。

  李保国1996年随河北农业大学科技救灾团初到岗底时,特大洪涝刚过去,3天把一年的雨都给下了。地没了,山烂了,路垮了,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一面流泪一面不忘招待李保国,“我们岗底苹果好吃,吃吧吃吧。”李保国接过杨双牛手上的苹果一看,干巴巴的小黑蛋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给杨双牛留下电话说,“你要是愿意,我们把苹果做起来。”敢想敢干的杨双牛带着村民只用两个星期修通了山路,马上拨通了李保国的电话。

  李保国先来岗底住了半个月,每天早上5点起床,带着干粮凉水就上山,一天走8公里山路,把岗底的山爬了个遍后,做了全村发展规划,其中第一产业就是苹果。

  第二年春天,李保国带着60多个学生扎进村子,把全部新技术搬到了岗底。祖祖辈辈按照老法子种树的村民哪能适应这稀奇古怪的技术。李保国教村民给苹果套袋,有人说,“衣服人都不够穿,还给苹果穿两层?”李保国让村民不要剪掉长枝,结果他前脚走,后脚就有人给剪了。

  秋天一到,农民半信半疑地把苹果袋一摘,立刻拉长了脸,“啥破烂儿,都是白蛋子!”李保国说,“别急!”3天一过,苹果颜色慢慢变得鲜亮起来,半个月后村民笑开了花,直夸道,“跟城市小姑娘的脸一样粉扑扑的!”村民们还发现,没有剪掉的长枝上,竟能结出76个苹果,没一个小于半斤的。

  李保国用了9年时间,白天钻果园,晚上上山测报虫情,建立了苹果乔砧矮化密植栽培新树形——改良纺锤形,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富岗苹果成了中国驰名商标,被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甚至卖出了100元一个苹果的天价。如今,岗底村村民人均收入由从前的几十元变成20000多元,56户村民开上了小轿车,80%的村民住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单元楼。李保国被村民亲切地唤成“科技财神”。

  李保国牵头组建的河北省苹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河北苹果栽培面积由30万亩快速发展到120万亩。除了富岗苹果,李保国还打造了“绿岭”核桃这个全国驰名商标。李保国说,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从国外引进一种柿子到太行山区栽培。“这种柿子又脆又甜,没有涩味,从树上摘下来就能吃。”李保国说到这儿,眼睛里闪着光。

  “李保国又来了!”成了太行山上最动听的回音。

 

        科技日报:

“科技财神”李保国

科技日报》(2014年6月30日 2版)

  本报记者 刘廉君

      ■寻找最美科技人员

      李保国,一个在河北省山区叫得响当当的名字!

      在山区农民的嘴里,几乎没有“李保国”这三个字,农民更喜欢称他李老师,称他“科技财神”。

      今年3月21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保国从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手中接过了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证书。有人说,他接过的也是最“接地气”的河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初识李保国教授是源于对“太行山道路”的采访。

        1996年初,为配合河北省委、省政府即将召开的纪念国务院电贺太行山道路一系列活动的实施,科技日报社派记者对太行山开发组织了系列报道。当时,在邢台市浆水镇前南峪村见到了已经在这里从事山区小流域治理多年的李保国。也正是在这一年8月,河北省太行山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暴雨,也正是这场大暴雨,“冲刷”出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太行明珠——前南峪。

      “冲刷”出的不仅仅是前南峪,还有太行山开发一个个科技工作者的形象。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就是其中的一个。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河北省太行山荒凉贫瘠的山场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时,河北农大等一批农林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始走出校门,走向占全省国土总面积62%的山区,建立产学研三结合基地,播下了科教兴林的燎原之火。李保国与山区的命运开始紧紧联系在一起。

        1986年,李保国随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太行山高效益造林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组进入了人烟稀少的保定易县望隆村。他与课题组的同事们一同克服了山高谷深、风餐露宿等困难,踏遍了项目中心区的所有山头地块,获取了第一手详尽的数据资料。结合易县望隆村与邢台县前南峪村的情况,为了解决太行山低山区土层薄、土壤瘠薄、干旱缺水、造林成活率低、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重大难题,李保国在望隆村和前南峪村进行了爆破整地技术研究。

      在李保国的技术指导下,两聚造林理论和太行山生态林业建设的中心试点——当年“嫁女不嫁前南峪”的前南峪村如今已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并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如今的前南峪山清水秀,花果飘香,五谷丰登,被誉为太行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也恰恰是1996年的那场大暴雨,把李保国“冲”到了内丘县岗底村。

      大雨过后,李保国等人组成的科技救灾团一行从南到北视察灾情。当他们来到内丘县岗底村,眼前呈现的是一片狼藉。全村仅有的250多亩耕地全部被冲毁,村里的当家人、村支书杨双牛——一个带领全村向荒山宣战的硬汉子眼里含着泪花。此情此景令李保国心酸。他在别人丢弃的烟盒上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递给杨双牛:“等修成通往后山的道路,可以联系我。”

      也就是半个月后,李保国的电话响了,电话的那头正是杨双牛:“李老师,您来吧,路我们修好了!”半个月居然能修成几公里的山路?李保国不敢相信,可是,等到他匆匆赶到岗底村时,他异常感动,也异常兴奋——有这样好的当家人,何愁自己的技术不能施展!于是,他们课题组的6名成员决定进驻岗底村。

      经过对全村8000多亩山场沟沟岔岔的踏查,详细记录每一道沟谷的坡度、图纸特征、地貌类型和植被情况,李保国拿出了为岗底量身定制的苹果无公害管理方案。

      “要干就得全听李老师的。”俩人在一起喜欢称呼李保国“杠头班长”的杨双牛对全村人说。

      “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在内丘县岗底村,李保国在全省率先给苹果套上袋子。

      “袋子还得花钱买,把苹果捂烂了咋办?”农民最现实,也最讲究眼见为实。此时,没有人敢接受他的新玩意。

      李保国自己垫上几万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农民使用。待到秋天,袋子一撕,几天后苹果红艳夺目,每公斤卖到30多元,农民这才对新技术真心信服。

      “农业生产不能只靠师傅带徒弟,必须走现代化、标准化的路子。”李保国觉得,果园应该像工业流水线一样,在标准流程下生产标准果实。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最终,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

      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是,2000年,这“工业化流程”打造的苹果卖出100元一个的高价。“富岗苹果”自此名噪大江南北。岗底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80元变为2.5万元。

      科技之手“点石成金”的奇迹不断被复制。在乱石丛生,草木皆无的临城县凤凰岭,李保国用10年时间形成了配套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如今,以“绿岭”为品牌的薄皮核桃,已种植20万亩,核桃产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

      每年200多天身影出现在山区,30多年坚持不懈地工作中,李保国示范推广了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举办了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3亿元,纯增收28.5亿元。

      一个个数字揭示着30多年的成绩,李保国的名字已经在山区村民口中成为致富的代名词。现在许多部门、农民个人打电话找到李保国,想让他去规划自己的果园、自己的山村。这个出身农民家庭的林业专家教授已经是农民的名师挚友。

      正月里,家家户户都邀请“李老师”吃饭,他有时一天得赴六趟老乡的饭局。一次在村外遭遇交通堵塞,村民甚至拆掉了自家院墙,为“李老师”开辟出行道路。想起这些,李保国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李保国喜欢杨双牛称他“杠头班长”,就如同杨双牛也喜欢李保国称他“杠头司令”。因为他们所说的“杠头”不是死抬杠,抬死杠,而是对正确选择的坚持!他说,在传授技术过程中,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传播。

  “行政加科技等于生产力”。采访过程中李保国几次提到这句话,这也是他的亲身领悟:在岗底村,没有“杠头司令”杨双牛为首的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和配合,100元一个苹果只能是神话;在“绿岭”如果不是董事长答应他这个“杠头”劲,撤换不配合自己的总经理,那可以像吃花生一样捏着吃的薄皮核桃种植也不会发展得那么好,那么快!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