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李保国和他太行山的乡亲们

03.06.2016  17:18

追忆时代楷模 《听他们讲李保国的故事》系列访谈之三:

李保国和他太行山的乡亲们

新华网石家庄6月3日电 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近期新华网邀请郭素萍、杨双牛等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请他们讲述李保国35年间用科技帮助太行山群众脱贫的一个个生动故事,呈现出时代楷模李保国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怀。

追忆时代楷模,新华网今天推出系列访谈《听他们讲李保国的故事》第三期《李保国和他太行山的乡亲们》。

 

李保国教授曾经说过,他最自豪的两件事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在大学教授和农民两个身份的转换中,他和太行山群众亲如一家人。李保国一心为民,用35年的坚持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情怀。

近日我们邀请到了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团的部分成员,听他们讲述李保国和太行山乡亲们的故事。

土话”说到群众心里去

主持人 :都说李老师特别“”,您认为他“”么?

杨双牛(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 :李老师的“”是真“”,一个是他穿得“”,穿的和老百姓一样,有些时候还没老百姓穿的好呢。有一年,(一九)九零还是(一九)九一年我记不得了,中央有几家媒体去我们岗底村采访,给我和李老师照了一张相。后来等报纸出来了,都猜我是专家,他是农民、是支部书记。

再一个“”就是他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不说普通话,说的是当地农民的心里话,(用农民的语言传授新技术)。还有一个“”就是他能深入到每个果园、家家户户,调查清楚情况后再去解决问题。

主持人 :不仅说他“”,老百姓说他“杠头”是怎么回事呢?

杨双牛 :他说的事谁也改变不了。我跟村民说,谁也不能和李老师顶,李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办。但是我和李老师经常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就是这样我们称他为“杠班长”。

郭素萍(李保国的妻子、河北农业大学教师) :岗底人都叫他“杠班长”,就因为他说了得算。杨书记很了解李保国这个人,所以就讲了:“李老师说怎么干,你就怎么干!你不能不听他的把他气走了,那不行!

手把手教出农民技术员

李保国教授刚开始传授新技术的时候,也有一些村民不相信,可是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后,他们服了。

刘秀礼(河北日报邢台记者站原站长) :李保国(在岗底村)推广的(苹果生产管理)128道工序当中有一项是疏花疏果,按照李老师讲的就是给果树搞“计划生育”。可村民安小三不接受,他说,八寸远的一个花才留一个果,风刮了怎么办?河北农大的学生在安小三果园帮他疏花疏果,他告诉那个学生说,“李老师在这儿,你听李老师的。李老师走了,你听我的。

后来李老师就在他的果园里做了一个树形,说就按照这个树疏花疏果。第二年一比较,就是这个好。所以安小三就不耍聪明了,就按照李保国的要求进行生产,年年丰收。果树一般都有大小年之说,比如今年挂果多了,第二年就少,第三年又多了。用了李老师这个工序以后就没有大小年一说,都是丰年没有欠年。

对农民,李保国用“”话教学,用一股子“杠头”劲让他们应用新技术,带出了一批农民技术员;对学生,他言传身教,实战教学,培养了一批掌握实用技术的科技工作者。

陈利英接受新华网专访

主持人 :李老师是怎么来教学的?

陈利英(李保国的学生) :他是实打实的。他是先教,而且教得特别细,一步步教,教完以后让我们反复练习,练习完了他还要看。

有同学就是不上树,光剪小枝,李老师说“拿棍子敲也得给他敲上去,你来实习,你不掌握实战经验这不行”。

把根扎在太行山深处,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面,李保国在太行山倾洒了全部心血,也赢得了太行山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他去世后,河北临城、内丘等地上万名群众自发组织悼念活动。

向李保国学习

传播李保国事迹,弘扬李保国精神,全国各地也掀起了向李保国学习的热潮。

主持人 :李保国经常说“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这句话您是怎么理解的?

饶桂生(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总队长) :我理解的是,“把我变成农民”就是知识分子更好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把农民变成‘我’”就是通过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饶桂生(右)和主持人交流

主持人 :在“两学一做”的过程中,您作为一名党员如何践行他这样的精神?

饶桂生 :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我作为学校领导,也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的总队长,我想我们要以李保国老师为榜样,弘扬太行山精神,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踏着李保国的足迹,把他未完成的事业完成好,为脱贫和产业富民作出新的贡献。

李保国的形象随着他们的讲述逐渐丰满起来。就是他,把一生献给了太行山,献给了太行山人民,用生命染绿太行、带富群众,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

[本期访谈]策划:刘晓超 主持人:翟晓敏 文字:魏会博、袁志广、张铭 视频:王立鹏 摄影:张铭

 

编辑: 石家庄新闻网网管     责任编辑:霍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