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杂技节要来了!河北电台记者对话总导演

24.09.2015  10:36

李西宁导演

你第一次见到她,绝对会被她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穿着黄色的卫衣,背着双肩包,快言快语,说起话来笑眯眯的。这完全是个邻家大姐姐的样子。就连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都说,“她就是个大孩子。

但就是这个大孩子,是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团长,中国杂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她编排的《双飞燕》、《跳绳》、《女子大跳板》等在国内外杂技比赛中获34枚金奖。

她有魔法。她能变惊险为美丽,她将文化融入杂技,她让杂技讲故事,她让看杂技的人潸然泪下。

她就是第十五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总导演——李西宁。

9月21日,记者对李西宁导演进行了专访,请她带我们共同领略杂技的魅力。

1、第十五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有哪些亮点和看点,整体风格又是什么样子的?

这次艺术节是很有风格,很有腔调的。 首先从舞台上来看,整个舞台就是一种包容性的、世界性的造型,场面十分宏大。第二个亮点就是,每个节目的标志性动作都会以剪纸的形式作为背景显示在大屏幕上,和节目相互映衬。 剪纸艺术也体现了河北的特色。开幕式的牌子,演员的服装,评委的围巾装饰都会包含剪纸的元素。 第三点就是开幕式 。以往都是把参赛团队比较经典的节目排在一起,组合成一台开幕式。这次则有所不同,有的节目是经过裁剪后重新组合的。比如说有3个爬杆表演,但是为了突出每个节目的亮点,就把3个爬杆节目糅合到了一起,更加精彩刺激。开幕式还专门让有一些年轻的舞蹈演员来担当,呈现出一种we happy together,开放性的,阳光的,拥抱世界的感觉。快乐杂技的风格无时不刻不体现在这届杂技节当中。

2、在您的眼中,杂技是什么?

杂技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令人尊重的高级的艺术。为什么说它值得尊重? 就是因为它不可能造假,全靠演员真正的功夫 。杂技演员需要不断超越自己挑战自己,将勇敢与智慧的一面展示在大众的面前。所以说,杂技是值得尊重的,杂技艺术家也是值得尊重的。

3、您是如何看待杂技当中“”与“”的平衡的?

现在的中国杂技已经不缺少美了。我们有一个时期会沿袭老祖宗的表演,一些动作能让人赞叹,但看起来并不是很美。但杂技总是有一个发展过程,就像从地摊杂技开始,表演者只是为了维持生计,这时候杂技在艺术门类里好像都上不了台面。实际上,在各种艺术门类当中,杂技是发展最快的。它不仅有技、有艺,而且还会带给人能量,传递一种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的正能量。大家都说,舞蹈很美,一台舞蹈演出就是在讲一个故事,能令人心生触动。杂技同样可以做到。就如同优美的杂技可以让人感动,滑稽的杂技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杂技一样很美,一样在讲故事,一样有内涵。

4、中国的杂技包含一种怎样的文化内涵在其中?

中国有很多文化元素。像京剧,有唱腔,有花脸。把这些元素揉进杂技当中,让观众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的国粹。再比如说中国在杂技节上将要表演的节目——扇舞丹青,就有五行、太极的理念折射在其中。比如“秦俑魂”,它就代表勇猛的秦国将士征战,最终凯旋,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在其中。还有“瑶心鼓舞”,从服装和动作中就能体现出中国的文化现象。但是不能为了体现文化就故意把元素乱搭,音乐、服装、道具都必须要融合在一起。 这就要靠编导的策划和包装,让人家感觉,我们不仅仅在看杂技,同时看到了一种文化现象。更高一层的就是让观众看完表演之后从中受到触动 。所以说,将文化展示给大家,让观众得到情感的升华,杂技可以做到。

5、您是如何看待杂技对其他元素的吸收的?

杂技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它能够包容戏剧,包容舞蹈,包容音乐。在吸收的过程中要根据节目的主题选材。每个节目的素材不同,立意不同,题材不同,那么它的呈现和表演形式就有所不同。 而且现在杂技的融合,不仅仅是与本民族的文化融合,而且还会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融合。 比如说,我看过一场国外的手技,它就是加入了中国的飞刀,将中国的功夫拿来为己所用。所以我觉得,杂技艺术也是不分国界的。再比如说,这届杂技节上有一个雕塑形式的表演,是专门为开幕式创作的。场景设置是在博物馆,乍看起来只有几幅画,实际上演员隐藏在画当中。之后群众演员进入到场景,这些雕塑就活起来了,从画中走出来了,和群众演员进行互动。这也是结合了新的艺术形式,加入年轻人喜欢的流行元素,使杂技的表表现式更加多样化。

6、怎样才能让杂技达到“人性化”与“快乐化”呢?

杂技本身并不是一种残酷的艺术。当然,演员练习的时候需要吃很多苦, 但是我们在最后的节目中传递出来的应该是快乐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内容 。比如这次的节目中有斗舞的环节,外国的街舞与中国的传统舞蹈先后上场,斗舞的过程既是竞争,也是交流,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就需要编排的时候注意细节,经过精心的策划之后在不经意间显现出人性的情怀。

李西宁导演在省艺术厅排演节目

7、您如何将各个节目编排在一起,使整个艺术节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首先需要把前期工作的案头做好 。想让开幕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好的效果,需要把好几个国家的节目糅合到一起,所以动作、音乐等等全部都要重新编排构思。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做这个事情,那么节目呈现出来就是千篇一律的。如果要去做,那必然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这是为了杂技更美地呈现,为了我们这个赛区更加国际化。

当然,赛事和演出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比如说人家是来比赛的,就不会倾注太大的热情去排练开幕式。用哪个道具,留下哪组动作,你来还是我来,都是需要协调的问题。不过大家都能认识到杂技是一个大世界,在这个意识的统领下,最终就能呈现出最精美的艺术。

8、作为这届艺术节的总导演,您最期待的是什么?

我最希望让各个国家来的团队,各个赛场的评委主席看到中国杂技演员在不懈的努力,中国杂技在为世界杂技做出贡献。 同时,我想让大家看到中国无巧杂技艺术节这个平台能让世界上最好的杂技节目进行展示,大家互相交流,然后再创辉煌。我还希望每个参赛的队伍,都能高高兴兴地来,开开心心地走,不为输赢去计较过多,不因得奖与否而造成遗憾。这就是我想看到的。

采访结束,李西宁导演还看着我的眼睛乐呵呵地说,“我说话语速快,你可别介意啊”。李西宁导演最近嗓子有些沙哑,要吃润喉糖。她自己吃了一块糖,还顺手塞一块到我的嘴里。

只有与她近距离接触,你才能感受到她的温柔、俏皮、智慧、才情。

她的《CHA》,将千年茶道搬上舞台,让人最深地感受到了茶文化,品茶韵,闻茶香。

她与太阳马戏团合作导演的《龙狮》,让人看到了东方的血脉,嗅到了东方的气息。

她将中国的文化融入杂技,而她站在那里,就散发着东方的魅力。

她提倡人性化的杂技,而她站在那里,就让人感到敬佩与欣喜。

她有魔法。她让杂技快乐,让每个见到她的人快乐。

她,就是李西宁。(记者 陈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