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朵金花维和战场演绎铁血担当

07.03.2016  11:27

远在利比里亚的她们说,三八妇女节最好的礼物是与家人多说会儿话

非洲西部,有一个面积约为河北省五分之三大小的国家,叫利比里亚,这里饱经战乱,贫穷落后,瘟疫肆虐。但就在这里,有11位中国的巾帼英雄在此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她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远涉重洋,远离亲人,面对未知的危险,义无反顾地踏上维和征程。她们是传播文明的使者,是播撒大爱的天使。 “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对她们进行了专访,了解了她们鲜为人知的维和经历,感受她们为国奉献的军人豪情。

□本报记者 南开宇 首席记者 谢鑫名 通讯员 胡有志 马开兵 刘会宾

感动

舍下一两岁的孩子远行需要勇气

面对与国内有八小时时差的非洲大地,记者这次采访很是费了些功夫。据了解,这11朵中国金花都来自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其中医生2人,护士7人,防疫军医1人,外事翻译1人。她们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7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大部分人参加过大型军事活动,有3人作为女兵方队队员参加过1999年国庆阅兵,1人参加过中加联合军演。

如果你问她们为什么会参加维和,她们会笑着说:“我们都有军人情怀的。”80后护士长焦慧说:“父亲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兵龄的老兵,他时常教育我当兵就要奉献。当听说有维和任务时,我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书。

总护士长王哲和防疫军医赵洪梅对非洲有着别样的感情,这已经是她们第二次踏上非洲这片土地。2009年,王哲参加了“和平天使-2009”中国-加蓬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行动。而赵洪梅曾在2011年参加过利比里亚维和。

与男军人相比,维和女军人们还要克服更多的困难。护士龙康丽的父亲、外事翻译何艺的母亲都是刚刚做完手术,可她们毅然报名参加了维和。出征时,何艺的孩子才1岁,医生智佳的孩子也仅有2岁,刚学话的孩子还不懂得母亲远行的含义,但他们需要妈妈。

护士长魏冉的儿子上了初中,她为督促孩子学习,出征前就与儿子签订协议,两人要共同完成99课英语的学习,现在每天通话时,她都会与儿子比比谁学的多。

准90后护士赵祎(1989年11月出生)于2015年3月与相恋多年的男友领取了结婚证,准备在国庆节举办婚礼。当听说有维和任务,她毅然推迟了婚期。说到这里,赵祎有些遗憾,但出身军人世家的她,让记者感受更多的是执行维和任务的自豪。

采访中,焦慧提到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几度落泪,她说:“我静下心来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感到从我穿上军装起,亏欠父母和孩子的太多太多。很多时候为了肩上的那份责任,不得不放下太多的不舍,放下太多的亲情!但只有将这份对亲人朋友深深的爱化作大爱,把这份大爱带给更多的人,才能让我们的周围时刻都充满爱!

危险

病人中很多人是艾滋病感染者

利比里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非常恶劣。这里临近赤道,常年高温炎热,治安极不稳定,最可怕的是这里瘟疫肆虐,有着20多种恶性传染病。去年以来,埃博拉疫情反复来袭。维和医疗分队的巾帼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播撒大爱的。

高秀华和智佳都是内科医生,来到任务区6个月以来,她们接诊了数百名病人。一次,高秀华接诊了一位联合国雇员,当时病人高烧41度,血压很低,精神状态很差,经过细心诊断,确诊为恶性疟疾,立即收治住院,给予精心的治疗,3天后,病人痊愈出院。出院时,病人激动得向高医生竖起大拇指,“Chinese doctor is very good!(中国医生真棒!)”智佳告诉记者,“我们接诊的病人中,有很多艾滋病感染者,这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这么多的艾滋病人。

说起艾滋病,负责为病人输液、打针、抽血的护士们感触非常深。李炜说:“有的病人疼痛起来会乱动,为他们扎针必须特别谨慎,如果扎到了自己,很容易被感染。”魏冉说:“为黑人朋友打针输液,真的挺困难的,他们的血管很不好找。”焦慧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抢救疟疾病人的情形,“那是门诊第一天‘营业’,有一个尼日利亚营的重症疟疾病人被紧急送过来,我负责为他注射,当时他肌肉紧绷着,再加上抗疟药黏稠,一次注射下来手都酸了。”王哲说:“其实艾滋病还算好,毕竟传播途径少,多注意点一般都没事。我们最担心的还是埃博拉、拉沙热这类通过接触就能传播的疾病,所以碰到发热病人,我们都会穿上防护服,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接完诊,感觉就像长时间蒸桑拿一样。

史并雁是手术室护士,她说,“相比国内医院,这里的手术室环境相对简陋,但凭借过硬的技术,进驻任务区以来我们开展的十多台手术,都非常成功。”她告诉记者,来任务区不久,一位有十多年手部疼痛史的联合国官员前来就诊,她与医生张世睿、罗涛一起为病人实施了手术,成功取出了困扰病人多年的异物。从那以后,每次见到中国维和军人,这位联合国官员都会竖起大拇指。

瘟疫肆虐

灭蚊是防疫第一要务

除了接诊病人,分队还主动为其他维和部队提供医疗保障以及为当地百姓义诊。赵祎和龙康丽不会忘记,她们远赴500多公里外的首都,为大使馆和运输分队进行体检。那一天,她们抽血200多人次。李炜也不会忘记,她跟随医疗小分队到驻地附近村庄开展义诊。“说是村庄,其实是原始森林里的一个小部落。路都不能称之为路,就是森林里仅能容一辆车通过的坑洼不平的狭窄通道,不到10公里足足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村庄也不能称之为村庄,就是几座四面通风的茅草屋。村民们衣衫褴褛,见到医疗队来,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逐个为村民看病,并赠送药品。他们不断说着谢谢,那一刻,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真的是大爱无国界!

面对肆虐的瘟疫,防疫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防疫军医赵洪梅告诉记者,“这里的蚊子带疟原虫的比例非常高,一旦被咬很有可能中招。所以我们把灭蚊作为防疫的第一要务。营区内随处可见灭蚊灯,蚊香,外出必喷花露水。每周至少两次对营区进行大规模消杀,每天对厕所等部位重点消杀。”赵洪梅的细致工作,为全体队员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屏障。

维和期间,经常与国外人员交往,传播中华文化。外事翻译何艺,是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她告诉记者,“在学校时,导师、师兄基本都来过非洲,追寻他们的足迹成为我一直以来的梦想。真正到了利比里亚,才知道这里的艰苦。

自豪

多与家人说会儿话

是三八节最好的礼物

身在异国他乡,面对恶劣环境,维和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有了分队的11朵金花,艰苦平淡的生活有了温馨的色彩。年龄最大的高秀华和赵洪梅,是队里的老大姐。她们善良、心细,不仅各项工作冲在前,而且对弟弟妹妹们关心得无微不至。遇有队员头疼脑热、运动受伤,她们总能及时到床前,送上关心问候;有队员过生日,她们帮助做蛋糕和长寿面,送上暖暖的生日祝福;有队员家里出现一些情况,她们帮助想办法找门路解决难题。

业余时间,她们总会安静地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不值班,智佳都会在宿舍的走廊里,坐在小板凳上,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史并雁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她会把平时的所见所闻用相机记录下来,她说,回国之后,要做一个画册,把这些珍贵的照片变成永恒的记忆。赵祎心灵手巧,特意带了十字绣,把对爱人的思念一针一线地绣到一个写着“幸福美满”的抱枕里。

在异国他乡过年,成为摆在分队面前的一道课题。为过一个红红火火的年,女队员们充分发挥了多才多艺的优势。在自办的春晚上,11朵金花竞相绽放,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演出。魏冉从小就能歌善舞,在单位就是文艺骨干,她带领几位姐妹编排了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又独自演出了单人舞《女兵》,华丽的服饰,专业的舞姿,把大家都看醉了。龙康丽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龙女”,有她在的地方,总能有欢声笑语,她编排并主演了小品《西非甄嬛传》,夸张的化妆,精彩的对白,把大家都笑抽了。其他女队员也都奉献了小品、双簧、歌曲等节目。大家都说,她们这个维和春晚,一点不比央视的春晚差。

转眼,又到3月8日了。面对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11朵金花都笑着表示,远在他乡,也不知当天能不能休息放松,但那一天会尽量同家人多联系一会儿。医疗分队的巾帼英雄们笑着说:“那应该就是我们节日最好的礼物了!

链接

中国第十八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为主组建,共43人,女队员11人,分队主要承担维和官兵、军事观察员、联合国雇员等人员的医疗保障任务。2015年9月出发,目前已进驻任务区六个多月。期间,分队共接诊伤病员1700多人次,实施实验室检查500多例次,各类检查800多人次。在做好门诊接诊和病员收容的同时,分队还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与大吉德州医院建立共建关系,与国际红十字会绥德鲁办公室开展医疗协作,到绥德鲁周边村庄开展义诊等。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