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不接力“冰桶挑战”更值得喝彩

27.08.2014  14:03

    8月24日,八桂义工团队在南宁邕江大桥下应战“冰桶挑战”后发布声明:为节约水资源,不再应战或参与任何形式的“冰桶筹款”活动。据悉,广西多家公益机构也有类似声明(据8月25日《南国早报》)。

    在接受“冰桶挑战”之后,不再指明下一个机构或者个人接力,而是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声明。声明称,鉴于“冰桶筹款”活动出现了娱乐化商业化倾向,以及对部分地区水资源枯竭的忧虑,不再应战或参与任何形式的“冰桶筹款”活动。而多个公益机构在发表这样类似声明之后,把“应战”的方式转变为针对“渐冻人”家庭的捐助和提供义工服务,让以沦为商业狂欢的“冰桶挑战”,转化为对“渐冻人”实打实的关爱与帮助,这样的“接力”显然更有实际意义。

    由美国“渐冻人协会”(ALS协会)率先发起的旨在关注渐冻人的“冰桶挑战”,在过去几周时间里,冰水浇头的“冰桶挑战”成了继江南style后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流行话题,不分国界、不分地位。该活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捐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尽管民政部新闻办官方在8月22日微博表态称,“冰桶挑战”应更加注重活动的实效,避免娱乐化、商业化倾向。但事实上“冰桶挑战”在国内经过一些商界和明星大腕发起挑战后,迅速风靡全国,但同样又迅速转化成商业味十足的“全民狂欢”,人们把目光聚焦“冰桶挑战”的娱乐和刺激时,关注“渐冻人”的主题也在慢慢被淡化,相关报道称,自“冰桶挑战”传入国内并风靡各地以来,针对渐冻人所募集到的善款仅100多万,只够“冰桶挑战”所浪费的“水费”,其实际意义已经大打折扣。

    显然,无论怎么说,这场风靡全国的“冰桶挑战”,对关注“渐冻人”这一病患群体所起到巨大作用都“功不可没”,对推动关爱和对“渐冻人”家庭建立制度保障也意义非常,很多人积极参与“冰桶挑战”所彰显的社会责任感更值得肯定。但是,相比起给“渐冻人”及其家庭提供实打实的捐助和帮助,这种“冰水淋头”未免就显得“空泛”,尤其是连日来在各地举办的“冰桶挑战”活动中,浓厚的商业味已经使得这项慈善活动基本走样,“冰桶挑战”完全成了博人眼球的娱乐活动,舆论对其也颇有微词,南宁几家公益机构发表声明不再应战,并将对“冰桶挑战”的热情转化为对“渐冻人”更实际的捐赠与帮助,让“渐冻人”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这样的“蜕变”显然更务实。

    连日来,从媒体对诸多“渐冻人”病情和家庭状况的报道中,给人最深刻的感受即是揪心的疼,看到“渐冻人”在极度无奈和无助中慢慢在痛苦中死亡,相信谁看到这种悲凉都不会再有“冰水浇头”的冲动,能给他们提供哪怕再小的关爱与帮助,恐怕都要比“冰水浇头”更能让内心得到安慰,尤其当这场名曰关注“渐冻人”,试图通过“冰桶挑战”来达到捐款帮助治疗“渐冻人”的目的,而实际上所收到的捐助尚不够“水费”,这样的结果何等尴尬?

    “冰也冰了,淋也淋了”,热热闹闹且已经走样的“冰桶挑战”是该到了落幕的时候了,社会或不需要“冰水浇头”的狂欢,但社会最需要爱心的真情付出,而“渐冻人”这一极其弱势的病患群体,更需要得到帮助和爱心慰藉,健康人的狂欢还是离他们越远越好。因此,对于不再接受“冰桶挑战”而更愿意为“渐冻人”提供实际捐赠和帮助的行为,笔者愿意为他们点赞,全社会都应为他们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