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未成年人溺亡意外多发 救助溺水者要科学

11.07.2016  12:08

进入暑期后,未成年人假期安全再次成为焦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5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其中溺亡者达2万名,特别是每年6月至8月是儿童溺水事件的高发期,近期发生的多起儿童溺亡意外,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今年6月17日,四川阿坝松潘县6名初中毕业生在一处天然水潭游泳时发生溺水事故,只有1人获救,其他5人遇难。在稍早的5月7日,陕西也有儿童在农家院里度假时不慎落水溺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溺亡已成为儿童和年轻人死亡的十大杀手之一。我国每年的5.5万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溺水事故是主要原因。

夏天天气太热,很多人喜欢游泳消暑,提醒市民,即使在相对安全的游泳池里也不能掉以轻心,儿童游泳时一定要大人陪同,不会游泳的人要带游泳圈,并且不要到深水区。此外,一旦发生意外,切记不要慌张,积极展开自救,避免他因脑缺氧过长而死亡。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体育运动,但是不当的游泳习惯会影响健康,那么游泳又有哪些禁忌呢?

一、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二、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三、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四、忌酒后游泳:酒后游泳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出现低血糖。另外,酒精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及储备,从而发生意外。

五、忌有疾患者游泳。如果身体有任何不适感,或者患有某些传染病的话,都建议不要去游了,以免病情加重,或把疾病传染给别人。此外 ,对于正在经期的女性最好也不要去游泳。避免加重身体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