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排队基本形成风气

03.05.2017  11:15

高峰期仍需注意礼让

□本报记者 赵元君 程丽娜

在石家庄市民文明10条中,有序排队不插队是其中之一。先来后到,这句话道理看似简单,可是大家真的都能自觉遵守吗?当你心急办事时,却要面对长长的队伍时,那么是否会兴起“加塞”的念头呢?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时间:5月1日

地点:勒泰 先天下

情况:总体不错,有个别插队现象

5月1日18时许,记者来到了勒泰中心四楼的一家餐厅,此时正是用餐的高峰期,门口有二十多名顾客正在等候用餐。虽然工作人员为每人都发放了号码,但不少人还是比较焦急,经常有人上前询问排队情况,但总体来说现场的秩序还是不错的,没有出现争执和插队的情况,就算有人过号,也会重新等候。记者又走访了其他几家餐厅,秩序大都不错,只是在一家自助餐厅内,人们在取餐时比较拥挤。

19时许,记者又来到了先天下广场的北国超市,在一家销售凉面的摊位前,7名顾客都在等待。2位女士本来排在队末,但发现前方有自己的同事后,她们马上委托同事帮着买4份凉面。虽然同事答应得很爽快,但后方排队的顾客却明显有些不耐烦。“这也算是插队吧,排了半天结果还得多等一会儿!”一位女士事后告诉记者。

时间:5月2日

地点:公交站台

情况:高峰期比较拥挤

5月2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了省中医院站候车,此时正值交通高峰期,候车的市民不少。不久,一辆1路公交车进站,因为急着上车,人们一拥而上,有的甚至是两个人一起往车上挤,导致车门被堵住,后面的乘客也没法上车,最后还是司机师傅进行疏导,秩序才有所好转。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一些公交站台,发现当交通高峰期乘车的人多时,拥挤现象比较常见,难以形成有序的队伍。但是在非交通高峰期时,候车的人较少,秩序相对不错,基本没有拥挤抢行的情况。

大部分人都能做到有序排队

市民王庆表示,大部分市民还是能做到有序排队的。“人人都有着急的时候,只要提前打好招呼,那么大家都会体谅!”王庆说。

市民张建则认为,有序排队除了要靠自觉,另外也需要有关部门去宣传,营造有序排队的文明氛围,榜样的力量很重要,如果身边的人都能做到有序排队,那么就算有个别人不愿意也不得不去遵守。

乘车时请注意礼让排队

王菲是一名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平时经常会到站台引导市民们乘车。她说,近年来,市民们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总的来说大家在乘车时都能做到有序排队,只是有些地方还需要加强。比如在交通高峰期和节假日时,候车的人较多,上车的时候就会发生拥挤,大家互不相让,既耽误了时间又存在安全隐患。“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人们急着上班,误了车就可能迟到!”王菲说,她希望市民们在乘车时能自觉排队,优先礼让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

有序排队是市民文明素质的体现

市社科院社会法律研究所夏靳苗说,秩序是一种规则,谦让是一种美德。排队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规则意识,一种公平意识。如果人人都能遵守公共秩序,整个社会的运行就会比较平稳顺畅,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如果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遵守公共秩序,不但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很容易出现踩踏、挤压等安全事故。城市的文明在于细节,体现在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言行之中。“勿以善小而不为”,有序排队不插队看似是一件小事儿,却是一个人自觉、自律、自尊的象征,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

学会如何有序排队不插队,要从小处培养市民谦恭礼让的秩序感,也要反复倡导推行,让这种习惯成为大家的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其真正内化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并成为一道长存不息的文明风景线。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