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抗日战争几个不容置疑的结论

12.09.2014  23:28

    中国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世人对这场战争的关注经久不衰。长期以来,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观点和形式来描述这场战争,留下了许多研究成果。下面,笔者就抗战研究中的几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作一探讨。

    《田中奏折》的真伪是伪命题

    《田中奏折》原件称《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这份秘密文件据说是爱国志士蔡智堪利用日本政党的关系,和他在日本经商多年的朋友关系,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日本皇宫内的皇室书库,用了两个夜晚抄录完成的。在1929年末经南京《时事月报》披露以来,其真伪问题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对《田中奏折》是否存在,日本方面一开始就持否定意见。1930年,日本外务省向中国国民政府抗议,称《田中奏折》是伪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没有找到《田中奏折》原件。对于这一问题,历史研究者也有许多不同解释。日本研究者提出了许多疑点,甚至有人从冷战的视角出发认为是苏联情报部门伪造了《田中奏折》,目的在于引日本“南进派”进攻东南亚,遏制日本军事势力“北进派”进攻苏联,从而缓解苏联东西面临两面作战的压力。

    关于《田中奏折》的争论,其实涉及两个层面的根本问题:

    其一,《田中奏折》作为历史文件是否必须有原件才能确认其存在,是否因为找不到其原件就可以否认其存在?答案是不能否认。这是因为日本当局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前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销毁了大量有关侵华行动及其战争罪行的档案。比如,日本人销毁了关东军、宪兵队、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活人试验、化学战、在朝鲜半岛和中国强抓“慰安妇”等有关战争罪行档案,然后翻脸不承认。这些相关的档案原件找不到,不代表这些罪行就不存在,因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其他相关证据链来证明。中国研究者发现,在《田中奏折》公开后,中国官员在国联有关会议上透露了文件抄自日本皇家书库。日本当局随即将书库官员小下勇以下28人全部免职。而蔡智堪也遭到拘捕,身陷囹圄,财产损失殆尽。这些事情从侧面证明了《田中奏折》很可能存在。对《田中奏折》,当时的日本外相重光葵后来在《昭和的动乱》一书中承认:“其后东亚所发生的事态,以及根据此种事态日本所采取的行动,似乎正好是以田中备忘录为教科书的,因此消除外国对此项文书之疑惑,是很困难的。

    其二,《田中奏折》作为一个系统的侵略纲领,是否真实反映了日本统治集团的意志。现在的事实是,日本在1927年以后采取的侵略行动的方向、步骤、进程,与《田中奏折》中所作的战略规划如出一辙。很难想象,局外人能够对战争作出如此精准的预测!

    可以说,日本方面极力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就是为了替自己作辩解。历史已有力证明了日本侵略者试图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即使没有过《田中奏折》,也不能改写日本军国主义在历史上犯下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