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调查:月嫂行业如何规范 金牌月嫂要有三证

02.02.2016  20:12

月嫂是母婴护理师的俗称,主要是专业护理产妇与新生儿,服务的内容以月子护理为主,通常情况下,月嫂工作集保姆、护士、厨师、保育员、保洁员的工作性质于一身。而对于这个工作性质特殊的行业,很多人对它的态度却是又爱又恨。

请月嫂难,请到满意的月嫂更难,不少刚添了宝宝的家庭都有类似的感慨。目前,我市月嫂行业市场需求旺盛,劳动力资源缺乏,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尤其赶上逢年过节,出高薪未必能有人应聘。然而在高薪的背景下,月嫂队伍的整体水平却是参差不齐。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家政公司了解到月嫂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星级、金牌、高级母婴护理师等六类级别,按常理来说,这几个级别应该有统一的权威机构进行认证、签发资格证,但实际上发证机构却是五花八门。

目前,月嫂行业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业态,缺乏统一的行业服务管理规范,导致了多种乱象并存。很多月嫂同时挂靠在不同的月嫂公司,一些不胜任工作或工作中有过不良行为的月嫂,可以通过跳槽继续从事这个行业,而找月嫂的人却无从得知这些信息,继而导致很多隐患潜伏。

没有专门的技能培训和等级评定机构,造成了月嫂行业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规范月嫂的服务质量,从2月1号起《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正式开始实施,这就意味着“月嫂”也有国家标准了。

为进一步规范月嫂市场,国家出台了《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规范从2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将母婴生活护理服务分为6个星级。根据规范,月嫂年龄应在18岁以上、55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与等级相适应的服务技能,能及时清理个人卫生;在上岗服务时应着统一工作服,定期参加职业培训;无刑事犯罪记录,无精神病史和传染病等。

规范中,对于最高级别的“金牌月嫂”也设定了很多“门槛”,包括取得高级家政服务员、高级育婴师、中级营养配餐员资格证书,具备48个月以上的母婴生活护理服务工作经历,至少累计48个月客户满意无投诉,可以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对新生儿和婴儿进行生活照料及生活保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