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阳公祭雕刻始祖黄石公 探索雕刻艺术新高度

25.04.2016  04:53




23日,河北曲阳举办雕刻始祖黄石公公祭大典。图为公祭现场。  于俊亮 摄



图为融金属和石料两种材质为一体的雕刻创新作品《幻化重生》。 于俊亮 摄

  中新网保定4月23日电 (吕子豪 于俊亮 郭英焜)23日,来自北京、浙江、福建、河北等地的300余名雕刻艺人齐聚河北省曲阳县黄石山下,共祭雕刻始祖黄石公,追溯此间3000余年的雕刻历史。并藉此呼吁从业者传承历史技能,积极开拓创新,融合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共同探索中国雕刻艺术新高度。

  上午10时许,公祭大典正式开始。八位雕刻师身披红绸,代表所有雕刻艺人向黄石公塑像敬献花蓝,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祭拜上香,全体人员三鞠躬。德高望重的雕刻艺人董少杰宣读祭文:三月十七,石公诞生。沙河舒广袖,黄山捧玉盅。雕刻人云集,把酒祝东风。庆贺石生日,祭祀黄石公。石公因地制宜,揭秘雕刻天书,石破天惊。教民凿石为器,换米面油盐,富一方百姓。石雕艺术从此诞生,数千年传承,造就了曲阳“雕刻之乡”之美名……

  据曲阳石雕项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安荣杰介绍,据传,黄石公为今曲阳县人,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流派代表之一,与鬼谷子齐名。他隐居黄山著书立说,留下无字天书《雕刻天书》,并传给了曲阳黄山脚下的村民,使雕刻艺术在曲阳大地传承繁衍,并使之成为中国雕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安荣杰呼吁,全体雕刻艺人应切记留住手工艺术,勿忘传承技能,力求精宜求精,大胆开拓创新,探索雕刻艺术新高度,为中国雕刻之乡的荣誉而战,使中国的雕刻艺术传遍世界。

  据曲阳县县长石志新介绍,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有雕塑创意研发基地及陈文增三联艺术馆、艺术家部落、创意雕塑园等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投入使用。同时,该县积极引导10万雕塑从业人员开展艺术融合创新,举办雕塑邀请大赛等活动,推动曲阳雕塑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县雕塑产业遍及10个乡镇60多个村,雕刻企业、摊点达2300多家,年创产值50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日,由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河北省雕塑行业协会、曲阳县人民政府主办,河北省雕塑艺术指导委员会承办的金石盟·“艺术家部落杯”首届河北省雕塑邀请赛在曲阳县羊平镇圆满落幕。该活动旨在通过金属、石材两种材质的同构、融合、嫁接等手段,探索石雕工艺与金属工艺嫁接的可行性,创作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的新作品,推动河北雕塑艺术的繁荣发展,探索中国雕塑艺术的新高度。

  河北省雕塑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跃武称,曲阳雕塑艺术驰名中外,是河北省重要工艺美术产区。7年来,围绕曲阳雕塑产业,策划组织了河北省雕塑大赛、泥塑大赛等系列赛事,发掘出众多艺术家与艺术精品,对河北雕塑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曲阳石雕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1995年,曲阳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2011年,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