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医生提醒:夏秋之交要谨防“秋凉、秋燥”

24.08.2014  20:54

河北广播网8月23日消息(河北电台记者张静)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俗语有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的说法,医生提醒:夏秋之交要谨防“秋凉、秋燥”。

记者走访省会多家医院了解到,很多前来就诊的病人都有一些感冒、发烧甚至腹泻的症状,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医生吴宝新介绍夏秋之交,阴暑多发。

吴宝新:阴暑的常见症状有气短、乏力、胃肠不适,此外,贪凉以后会出现浑身疼痛,有些病人类似感冒、会发烧,一些胃肠道着凉会出现腹泻的症状。

处暑”之后,昼夜温差变大,但是仍有“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的民谚,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再次感受高温天气,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吴宝新:有时候人们会过度贪凉,吹空调过度啊包括冷饮过度啊,体内有热然后外受寒邪,这个时候容易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

据介绍,夏季是中暑的高发期,中暑又分为阳暑和阴暑,入秋后,阳暑很少出现了,但是阴暑还会频频发生。

吴宝新:阴暑主要是贪凉引起的,建议大家首先不要过度贪凉,比如从饮食方面凉拌的菜啊、冷饮啊这样的少吃。第二,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多喝汤,一方面有利于去寒邪、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人体的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