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龙发力再造全产业链新优势

16.12.2014  18:31

      放眼全球,近几年的光伏市场冷热难料,国内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变幻莫测的行业背景下,人们看到一个老牌光伏企业安静、稳重地成长:淡看雨打风吹,我自意决行坚。
      从最初仅有3台单晶炉、十几个人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拥有32家控股和全资子公司、员工3万余名的企业集团,晶龙集团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18年来不落人后,晶龙的主营业务从电池扩展至组件,如今又把触角伸向终端电站,建立起完整的“拉晶(多晶铸锭)—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产业链。
      顺市转型——由产品生产商向能源提供商升级
      回顾晶龙18年来的足迹,每一次生产、经营策略的转变,都无一例外紧跟着市场变化的脚步。几个市场转变的重要节点上,晶龙目光如炬,依靠敏锐的市场嗅觉顺市经营,在打造完整产业链的道路上,不断转型升级,稳健而坚定。
      晶龙创立的前10年,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凭借“风险经营、快速发展”的思路,让初创的晶龙迅速发展。抓住电池市场发展机遇,为晶龙集团旗下的晶澳奠定了世界光伏行业格局中的领军地位。期间,晶澳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74%的速度,2010年电池出货量达到1.5GW,产能达2.8GW,稳坐全球最大电池出货量的头把交椅。
      然而2011年到2012年间,全球光伏市场和行业格局却悄然生变,可谓“内忧外患”。在各家光伏企业对行业发展陷入迷茫之时,晶龙集团果断踏上转型之路,停止电池业务的扩展,将产业链向下延伸,开拓组件业务。
      “2011年初,我们对当时的市场进行了分析。”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向媒体透露,“各大组件企业将在未来提高电池自给率,势必会给晶澳电池的销售造成巨大压力。
      事实证明,预测是正确的。2012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排名前十的组件企业电池自给率超过95%。
      “前几年我们把电池的质量做到了业内领先,各大组件公司多是晶澳的客户。但是他们自产的电池量也越来越大,对我们的电池销售造成很大冲击。”晶龙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贾二英向笔者解释转型原因时说到,“除此之外,由于我们离产业链终端还存在差距,组件公司对我们形成了很大制约。综合考虑,我们决定向组件发展,朝着距离终端更近一步迈进。
      现在来看,当时的决定不但富有远见,而且成效显著。
      仅用了两年时间,晶澳便顺利晋级全球组件厂商第一梯队,2013年组件产能高达1800MW,跃居全球第七,据预测今年将位居第五位。目前,晶澳组件产能已达3000MW,仅第三季度该公司的组件出货量已达693.5MW,成为最重要的主营业务。第四季度产量全部预订,明年第一季度已经预订了计划产量的75%。晶澳正从原来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向光伏组件制造商转型。
      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向笔者透露,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产品毛利率为15%,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由于组件业务及战略适当,晶澳太阳能营业利润在第三季度达到了1.896亿元人民币。但靳保芳也坦言,“市场回暖并不意味着暴利时代的回归。光伏行业在寒冬中经历了深度洗牌,低水平、低技术的制造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此市场环境之下,晶龙抖擞精神,再一次敏锐地做出判断——向着产业最终端挺进,由产品生产商向能源提供商转变。
      晶澳经过一年的资产优化和财务结构调整,银行负债率的大幅减少,现金比率与流动比率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资产负载率却是行业最低。还账能力都处于较安全级别,这一点,比其他公司更具发展电站的优势。晶澳助理总裁许建波说:“公司将会把视野拓展到下游产业链,进军电站服务领域,再上新台阶。
      科研先行——技术雄厚保障产品质量业界领先
      纵观18年来的发展历程,晶龙集团从没有停下过科研创新的步伐,保证晶龙每一次成功拓展产业链的先决条件,是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将科研视为立身之本,无法替代的技术优势保证了晶龙在“拉晶(多晶铸锭)—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各环节的产品质量业界领先。
      再穷不能穷科研,充足的资本投入是科研的基本保证,即便在公认的市场寒冬期,晶龙的科研经费也从未打过折扣。
      “越是低谷时,越不能放松科研。用于科研的资金,要多少给多少,决不含糊。”靳保芳语气坚定。晶龙集团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用于科技创新经费,这一制度保障,在资金紧张的困难时期仍然雷打不动。
      截至目前,晶龙已经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硅材料研究中心、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太阳能组件研发中心等4个研发中心,一个国家级实验室、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在美国、德国、日本设有研发营销机构;与欧美认证机构合作,可利用自己在上海建立的实验室来测试欧洲和美国的标准,2012年与中科院合作建立了“光伏创新研究中心”。同时,晶澳先后获得Intertek天祥集团“卫星计划”实验室资质、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L5811)。
      在这样的平台与机制之下,仅2014年上半年,晶龙集团各单位共开展创新课题167项,取得专利40项。拉晶单位开展了三次加料工艺应用、氧施主单晶控制等多项创新项目,线切车间围绕金刚线切割技术、线痕片、薄厚片等课题进行了有效攻关探索,硅棒、硅片的品质、单产及成品率不断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晶龙集团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0%,成为行业翘楚;“魄秀”单晶组件和“润秀”多晶组件,成为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中最高功率的组件。
      今年6月,晶龙旗下的晶澳太阳能宣布,自主研发新产品“博秀”P型单晶太阳能电池实现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0.4%,在业内率先实现组件P型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超过20%,7月初实现量产,量产主流功率达到285W。提高光电转换率,一直是光伏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哪怕0.1个百分点的提高,都被视为重大的技术突破。晶龙竟然将光电转换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全球光伏行业为之轰动。
      傲人的数字背后,离不开晶龙多年培养起来的科研队伍。
      目前晶龙拥有一支250多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可谓兵强马壮。近年来,累计完成科技创新项目1200余项,承担国家“863”计划2项和承担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10余项,获授权专利250多项。
      从不打折扣的科研投入、充足的硬条件再加上一支有活力的科研团队,让晶龙的技术实力“稳如盘根,锐如闪电”,坐拥扩军全产业链的自信和资本。
      双向发力——延伸产业链
      的同时拓展海外市场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既是顺应市场变化的经营决策,更是晶龙集团“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所在。在这条必由之路上,晶龙集团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庞大的体量,双向发力、多线出击,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拓展海外市场。
      “开展终端电站这块业务,肯定不会一帆风顺。”虽然许建波坦言电站业务的拓展像摸着石头过河,但截至目前的成就可圈可点。“目前我们在河北省内,开工建设的和储备的电站规模大概有300MW,全国范围内大概是700MW到800MW。
      许建波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电站的利润率要比前端高很多,现在终端电站的市场前景非常好,谁把握住这个机会,谁就占得了先机。“同时,晶龙发展至今,从一个产品生产商过渡到能源提供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使命。”去年,晶澳在敦煌建设的100MW太阳能电站已完成,目前准备并网。今年8月5日,晶澳(扬州)太阳能光伏工程公司与北京爱友恩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共同投资建设的3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工。该项目采用“渔光互补”方式建站,在河网密集的地区架设光伏组件,对在河网地区综合发展新能源产业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因地制宜、极具创造性地做法让业界称道。
      “打造完整产业链、转型做能源提供者,一定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虽然,地面电站建好后,后期的维护成本非常低,但是前期的投入巨大。目前,我们依靠自己的项目资源、技术优势,去争取和有实力的央企合作,在参与的过程中摸索、学习、培养自己的团队。”许建波向笔者介绍时,一幅清晰的晶龙布局全产业链的蓝图浮现脑海。“以后的资本实力、管理经验等都很成熟后,完全可以独立成为一个能源供应商。
      在布局完整产业链这条道路上,晶龙并没有只顾掘深,同时把触角伸向了海外,横向拓展市场。
      早在2011年,晶龙集团就已经开始了市场的横向拓展。晶澳副总裁曹博曾向媒体透露:“在晶澳2011年思考转型时,根据当时IMS全球装机规模预测,2011-2015年占全球70%份额的欧洲市场将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以中国、日本、亚太、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占比将逐年上升,并且成长速度很快。”晶澳由此制定了组件销售策略,重点加强日本、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布局,于2012年9月在日本设立了分公司,对内严控原料关、做到全部自动化生产。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晶龙集团对市场的敏锐判断。靳保芳告诉笔者,今年前三季度,新兴市场对中国光伏组件进口量大幅增长,占据中国组件总出口量70%以上的份额。在以严苛、排外出名的日本市场,晶龙凭借“赛秀”、“博秀”和“润秀”等一流产品大获全胜,出货量累计达到了1500兆瓦,名列前茅。这一举措不但拓宽了市场范围,还有效分担了欧美“双反”的压力。
      2014年,晶龙在“走出去”的既定策略下马不停蹄。1月,晶澳太阳能宣布与保威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拟在南非伊丽莎白港建造一座标定产能为150MW的光伏组件组装厂。
      “这是晶澳在海外开设的第一个工厂。”曹博介绍,“南非市场也存在本土化限制,这家工厂可使我们在发现并寻求最佳商业机遇时具有更多的本地信息与资质。
      延伸产业链,拓宽市场范围,这横纵两条思路犹如晶龙的左膀右臂,互为依托,助力晶龙展翅高飞。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不是空口号,而是依靠雄厚的科研基础,厚积薄发的过程。科研实力雄厚、产品质量过硬,晶龙拓展全产业链优势傲人。
      旭日东升,晶龙再一次迎着阳光起航。
      制度保障——先进的管理
      模式为企业运转护航
      如果说雄厚的技术实力是晶龙产品过硬的根基,那么先进的管理模式则是支撑其全产业链运转顺畅的坚实后盾。“企业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有一流的、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保障。”靳保芳告诉笔者。
      晶龙的管理“内功”从三年前光伏产业初入寒冬时,便已开始发力。
      据靳保芳介绍,2011年下半年,在市场刚刚显现“寒气逼人”之际,晶龙就随即推出顺应市场的管理改革:在全集团内对产品定价、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等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集团内各单位产品自主销售,独立面向市场。集团内部子公司一律推向市场,面向市场去“拼杀”。
      经此一役,晶龙对外采购、集团供应询价部门通过扩大供应商范围,加大议价力度,钢线价格累计下降37%,碳化硅下降近10%、氩气下降近40%、零用物资下降近20%,总成本同比降低了16%以上,基本实现全行业成本最低。
      对于晶龙这样的产业巨头,整体高效运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各部分之间各司其职又密切协同才能深入发掘企业自身潜力,提高整体效益。为此,晶龙又将管理创新的目光投向了“精细化管理”,向现代企业继续转型。
      通过精细化管理,晶龙将各部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数字化,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实现有标准、有要求、有考核、有监督,提高了生产和运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行产品标准化生产就是晶龙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成果。
      晶龙集团副总经理兼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边志坚告诉笔者,集团的技术人员在充分研究18英寸、20英寸和22英寸石英坩埚的埚高、埚径、壁厚、大弧、小弧、倒角和公差等参数后,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各自的合理化建议,经过讨论与论证,最终统一集团石英坩埚的外观质量标准和外形标准。
      “精细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往往可以为企业进一步深挖潜能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靳保芳又提出了新思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应作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支撑。”互联网已经并且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对现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广阔的管理提升空间。
      以信息化为抓手,晶龙集团成立了统一高效的采购招标管理中心,有力地发挥了量大议价的优势,降低了集团整体的采购成本,提升了采购效益和质量。
      “目前,我们虽然已搞了信息化管理试点,但还没有建立真正的信息管理平台,今后将在这方面下功夫,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靳保芳说,比如技术对标方面,不光是技术中心几个图表反映出来的那几个数字,还要知道行业和其他企业信息是什么,只要把信息输进去,就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水平,就能在平台中显示出来、一目了然。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