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天在承德滦平启幕

22.09.2014  00:03

河北广播网9月21日消息(河北电台记者孙伟、安鹏、承德电台记者杨枷琪)今天(9.21)上午,在普通话发源地承德市滦平县,第1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幕。

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准语言,既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又是祖国灿烂文化最重要的传承载体,普通话的推广工作从建国到现在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年,第17个普通话推广周定在全国普通话体验区——滦平县,让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名气大噪。

来自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以及河北、广东、上海、江西、四川等省市的语言文字专家相互切磋交流,普通话的美丽在金山岭长城脚下灿烂绽放。

在金山岭景区的一处生态园里,语言专家和当地百姓即兴诵诗。铿锵有力、字正腔圆的发音,让人们久久流连于普通话的音韵之美,作为建国之初,国家语委标准普通话语音采集地的滦平,不负“普通话之乡”的美誉,以说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为己任,文章做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38岁的生态园老板刘中丽为此颇感骄傲。

刘中丽:不管全国各地哪过来的客人,虽然他们的普通话不标准,我们全都说的是普通话,听明白了,对这一点特别自信。

滦平语言基础得天独厚,从清代开始,受官话影响,发音标准、统一。如今,“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已经成为滦平县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已建立国家级普通话体验区和语言博物馆。想知道发音标不标准,不用专家打分,只需一台普通话水平模拟测试机,十分钟就能测出普通话等级,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已经第四次到访这里的河北电台著名主持人、全国广播播音金话筒奖得主纪青云也禁不住来到测试机前体验一把。

纪青云:差点、福气、拐角、排球、耳环、凶猛……

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介绍,我们国家现在还有30%多的人口,4亿多人不能用普通话交流,真正交流的70%人,大部分有浓重的方音,推广普通话意义重大。

姚喜双:我们现在推广普通话实际上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今年我们重点提升能力。今年有三个点,一个厦门两岸共圆中华梦,贵州民族地区,向民族地区延伸。滦平这一站尤为重要,是向基层延伸。一边旅游一边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