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晋察冀】第十五篇:永远的朋友白求恩

22.07.2015  10:35

直到今天,我们每当提起精益求精,每当提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眼前很自然地就会浮现起一个穿白大褂的外国医生,他就是白求恩。《我们的晋察冀》今天请听——《永远的朋友白求恩》。

1938年白求恩抵达中国后,先是到了延安,后来又申请到战斗最为激烈的晋察冀边区。谁知这个申请提出后,迟迟没有被批准,这让白求恩等得颇为不耐烦。一次,他又听到了“照顾”之类的说法,终于压不住内心的激动,抄起一把椅子向窗户砸去。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讲解员杨琳:“我不是为生活享受来的,什么热咖啡、嫩牛肉、软绵绵的钢丝床,这些东西我早就有了!需要特别照顾的是伤员而不是我!”事后,白求恩为自己的鲁莽道歉,他说:“我可以向大家道歉。但是,你们也要向伤员道歉。

在白求恩的强烈要求下,他终于来到了晋察冀边区。到达后的第一周,他就检查了河北村、松岩口、河西村三个村庄的521名伤病员,此后的四周连续做了147例手术。

八路军情报员冀诚之子冀宏坤:在八路军晋察冀的野战医院里,也没有几个好的(大夫),也没有医疗器械,连止血的夹板都没有,锯腿都用木匠的锯子锯,自从白求恩来了以后,他自制止血夹板,挽救了好多战士的生命。

1939年10月底,日军向晋察冀边区展开疯狂扫荡。本来计划回到加拿大去募集更多资金和药品来支援八路军抗战的白求恩,听说日军指挥是“杀人魔王”阿部规秀时,立即决定,推迟回国,赶到前线。纷飞的战火中,炮弹就在白求恩的手术台旁爆炸,任凭别人怎么劝说,他始终不肯转移。

河北省唐县白求恩纪念馆馆长陈玉恩:这个伤员叫朱德士,白求恩安慰这个孩子,他说,孩子现在我要不给你实施手术,你这条腿就保不住了。说完白求恩就镇定地为这个伤员做好了手术,做完手术以后,白求恩带着这个伤员一起转移,刚转移完十几分钟,鬼子的先头部队已经冲进了王家庄的小庙。

就在为朱德士做紧急手术室,白求恩的手被手术刀割破。在为另一个伤员做手术时,伤口被感染,转为败血症。作为医生,白求恩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用颤抖的手给晋察冀边区司令员聂荣臻写下了最后一封信。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讲解员杨琳: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可爱的同志们。

1939年11月12号,白求恩在河北唐县逝世,献出了自己年仅49岁的生命。1952年,白求恩的灵柩从唐县晋察冀烈士陵园迁葬到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

每到清明或是白求恩的忌日,总会有人前来悼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纪念他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的无私贡献!(河北电台记者方芳、曹力、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