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晋察冀】用镜头为冀东抗战老兵立传

30.07.2015  11:08

河北广播网7月30日消息(记者陈剑晨、宋建军、杨健)昨天(29日)上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纪实人物肖像摄影展览“永不退色的记忆”在唐山举行。摄影人戚辉用镜头寻访晋察冀 冀东分区抗战老兵,用文字记录尘封的峥嵘岁月,目前已整理出157位抗战老兵的珍贵史料。

走进摄影展厅,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的图片映入眼帘,有的老兵胸前挂满勋章,有的老兵卧病床头……这些图片的主人公们,年龄最小的也已经84岁。

唐山市民高守国:这些图片拍得让人觉得震撼,抗战老兵坚定的信念,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是应该弘扬的一种正能量。

从去年7月开始,唐山摄影人戚辉把视角投向冀东抗战老兵,用相机为他们拍下影像资料。

戚辉:老人从箱底给我们翻出那么多奖章、那么多军功证书来,忽然间让我感受到,这是真正的英雄。也是想让更多的人去记住,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很多抗战老兵住在偏远的山区、农村,寻访的过程并不顺畅,一年间,戚辉自驾21000公里,足迹遍布冀东26个县市区。寻访的抗战老兵中,年龄最大的已经98岁。戚辉说,寻访到的157位老兵已经有11位相继去世。

戚辉:有一位老人,我们采访的时候神智就已经不清了,拍完两周以后辞世,我觉得我自己在跟时间赛跑。

走在寻访的路上,戚辉也经受着一次次的心灵洗礼:采访过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的警卫员高大章,老人无数次地说,我一辈子最大的失职,是没有替司令员挡那颗子弹;一位叫左亭全的老人,当时是身患淋巴癌,在家人陪同下,拿着几束鲜花,到冀东陵园,给老首长们献花,一句:老首长,我最后一次看你们来了。让我们热泪盈眶。

戚辉指着展厅的一副照片告诉记者,在采访拍摄过程中,很多迟暮之年的老人已经不能言语,甚至神志不清,但对那段抗战经历的记忆却从未磨灭。

戚辉:这个老人小脑萎缩,但是一提打鬼子您还记得吗?您还记得那些战友吗?眼泪马上就下来了,所以说这是图片的力量,一图胜千言,通过他的神态你就可以感受到。

今年86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刘福臣也来到了摄影展厅,老人蹒跚地移步在每幅摄影作品前,仔细地看着,老人说,希望在这些图片里找出曾经的战友。

刘福臣:我来寻找看看有没有我的熟人。现在的年轻人应该追忆这段历史,不能忘本,来之不易,多想想过去,想想历史。

这次展览从7月29号持续到8月5号,从戚辉拍摄的150多名抗战老兵的影像中精选出70幅进行展出,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向广大抗战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