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昼伏夜出、妇孺人盾——“占中”战术

30.10.2014  14:19

图为10月28日晚,有非法集会者在香港政府总部东门登高梯子与院内守卫“对峙”。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图为10月25日,在香港金钟,有家长带孩童到非法占领区内玩耍。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新社香港10月29日电 (记者 卢哲)昼伏夜出、文武分立、“苦肉计”、“游击战”……香港“占领中环”非法集会超过一个月,从原计划的占领“中环”,演变为占领金钟、铜锣湾及旺角,其号称“遍地开花”的策略配合着各种“战术”,在三十余天来一步一步搅乱着香港社会。

     “昼伏夜出术”:冲突,越夜越精神

    10月4日夜,旺角发生多次打斗,至少131人受伤送院。5日凌晨,示威者在旺角警署外,拍打墙壁幷高喊口号,警方一度需要释放胡椒喷雾。14日晚,金钟靠近特首办公室的示威者冲出马路,并在与警方对峙至午夜。18日凌晨,旺角示威者戴起头盔冲击,企图拉开隔离他们的金属路障……

    占中持续至今32天,几乎所有冲突都在都发生在入夜以后。白天的占领区略显空旷,稀稀落落的示威者或坐或卧。周围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和围观拍照的游客。

    但下班、特别是晚饭时间之后,占领区的人数就有明显增加。增加的人数随着情绪高涨,人群或因为意见不合打上一架,或是一次次将维护秩序的警察当成了冲击的目标。27日晚,甚至有旺角的示威者不顾法庭禁制令,开始在道路“搭建屋子”准备常住。

    这种“昼伏夜出”的做法,让白天维持着日常秩序的警察,需要晚上更提高精神警惕可能的冲突。冲撞警察的示威者轮流休息,恢复体力,而警员完成日常工作,还要“一日两更”随时候命,当占领区需要人手拆路障亦要即时出动,连续工作20小时成为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