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天公不作美 省会未见“红月亮”

09.10.2014  11:51

下次月全食观测需等明年四月

 

■小朋友努力地寻找:“红月亮在哪呢?”本报记者 闫志国 摄

 

■摄影爱好者在山前大道等待月亮出现。

本报记者 张海强 摄

本报讯(记者 南开宇)昨晚,难得一见的特殊天象月全食本应出现在省会半空,却被不期而至的雾霾搅了场。许多市民专程来到市青少年宫组织的观测点,希望一睹“红月亮”的风采,可苦盼至复圆阶段,月亮才露出头,大家乘兴而来,却只看到偏食的景观。

月食是地球挡住射向月球的阳光所致。当月亮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则发生月全食,此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会呈现难得一见的古铜色,也就是人们平日所说的“红月亮”。作为天象奇观,其实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要发生几次月食,但对于一个局部区域而言,每年平均也就看到1次而已。对省会市民而言,上一次观测到月全食还是2011年的事儿。

市青少年宫天文辅导员白石介绍,月食主要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五个时期。此次月全食初亏为17时14分开始,至复圆于20时35分结束。其中最精彩的全食阶段从18时25分至19时25分左右,时长近1小时,其间是观赏月全食的最佳时刻。

为普及天文科学知识,昨晚市青少年宫科普部在北国商城益中商场门前广场组织了群众性月全食观赏活动。昨日18时许,记者来到观测现场,只见广场正中已架起多台天文望远镜。上到八旬老者,下至6个月大的女婴,巨大的“炮筒”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为一睹“红月亮”风采,几百名市民专程赶来。18时25分,当月全食景观进入全食阶段后,省会东方天际仍是一片灰暗。

19时30分,白石告诉大家,此时已过了全食阶段,进入偏食阶段。从18时到19时30分,许多市民在广场等了一个半小时了,不少孩子仍不肯放弃。“看!月亮出来了!”20时左右,天空渐渐明亮,半个月亮露出头。看到久盼的月亮,众多市民笑了,大家通过天文望远镜逐一观看偏食状态的月亮。虽然没看到全食的“红月亮”,但大家仍兴奋不已。

市青少年宫科普部殷惠民老师说,其实在天文观测中,因天气原因导致观测失败是很常见的情况。虽然这次大家没看到月全食,但明年4月还有一次机会。“如果情况允许,我们还会组织大家观看‘红月亮’。”殷惠民说。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