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明:别让扬尘费,有痛感无美感

28.11.2014  18:28

    酝酿多时的工地扬尘和VOCs排污费的征收有了实质性进展。昨日,建筑工地扬尘和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听证会在市环保局举行,14位听证代表一致赞成开征这两项新的排污收费,同时也对征收核算办法、费用使用等提出了建议。这也是广州首次就政府决策进行听证。(11月26日 《广州日报》)

    应该说,广州征收扬尘费公众并不意外。北京、上海、南京、昆明等多个城市,早已开征扬尘费。而且,扬尘是城市的重要污染源,有必要用惩罚性手段,给城市“降尘”。以广州为例,扬尘占到细颗粒物(PM2.5)的10%,而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VOCs,年排放量达10.4万吨。倘若,这些污染不除,还公众一个碧水蓝天,只是一句空头承诺。

    可问题是,收取扬尘费后,扬尘会大幅降低么?目前看来,效果并不明显。收取扬尘费后,北京、南京等几个城市的PM2.5指数并未出现下降。而且,多数建筑工地尘土飞扬的场面,也未有改观。以至于有群众揶揄,“扬尘费收了几年,怎么我们还在吃灰?”。为何扬尘费降尘成效不显著?在治理机关看来是收费太低。工地与其花几十万去治理,不如花几万交罚款。于是,各地有开始争相上涨扬尘费。

    增加企业的排污成本,就能根治扬尘污染么?前景并不乐观。以广州为例,预计每年能征收建筑工地扬尘排污费约4500万~5000万元,排污费约660万元。平均下来,一个工地才摊多少钱?而购置洗轮机、吸尘车的花费又是多少?显然,两者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即使扬尘费上涨10倍,也很难倒逼企业改变、禁止凌空抛掷、扬撒等传统降尘方式。

    其实,惩罚性收费,能否化成治理效果,关键在两点。一是能不能给排污企业带来痛感,使其不敢排。二是能不能产生美感,帮企业不能排。具体到此次广州收取扬尘费,可能带给企业的只有痛感,没有美感。我们看到的是地方政府把怎么收、收多少、什么标准,都规划的比较细。可这些钱有多少转化成治理费呢?又有多少比例返还,帮施工企业升级降尘设备上?显然,防尘费没有一个好去处,降尘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雾霾袭城成常态,“APEC蓝”只是昙花一现的语境下。收取扬尘费是地方政府打响空气治理持久战的集结号。然而,扬尘费虽好,可千万别只有痛感却无美感,让群众空欢喜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