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年八节话清明

03.04.2017  18:21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经过历代沿袭,节日期间祭祖扫墓、踏青郊游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固定风俗。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人们在这一天大多选择踏青郊游,迎接春天的到来,所以清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后来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则与寒食节有关。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次子重(chong)耳为躲避后母的陷害,在介子推等人的保护下被迫流亡他乡,生活非常贫困。流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打败了同父异母的兄弟成为晋国国君。可是,当重耳进行封赏时却不见了介子推。

重耳亲自带人去绵山寻找,介子推却避而不见。重耳决定火烧绵山,让介子推避火出山。

经过历代沿袭,节日期间祭祖扫墓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固定风俗。郑一民认为,清明节有三种含义,一是政治清明,弘扬那些忠于国家、民族,能够在国家危难时敢于担当、一身正气的人。二是生命清明,祭奠逝去的人,尊重在世的人。三是自然清明,清明节期间禁火、植树,体现的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