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移栽及栽后管理技术

23.04.2015  16:30

一、及时移栽。一要适龄移栽 。早稻多以早秈稻品种为主,其感温性较强,容易出现“超秧龄”的情况。迟栽“超秧龄”的大苗往往移栽大田后穗小、粒少、空秕率增加;早栽嫩秧往往会遭遇“倒春寒”秧苗受冻或者受伤,生长缓慢,不利于高产。二要适期移栽。要做到适期移栽应参考早稻灌浆结实期、成熟期,避免早衰、早枯、与秧苗生长不同步。三要适时移栽。由于早稻移栽大田后生殖生长时间短,要有足够生物学产量,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移栽要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薄水发棵”。

二、保证栽插质量 。机插田块要提高耕整质量,移栽前田块要沉实,力求浅插密栽。生产上宜选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亩栽2.2万穴以上。手插或抛栽田块要保证栽插密度,提高均匀度。亩栽2.1-2.3万穴,常规稻每穴5-6本苗,基本苗10-12万;杂交稻每穴2-3本苗,基本苗达到5-6万。塑盘育秧播种量大、成秧率高形成苗挤苗,导致秧苗个体素质偏弱,要尽早移栽。湿润育秧的秧苗拔秧时要做到每次少起苗、带泥栽插,以利返青成活和早发分蘖。

三、加强栽后管理 。一是施好肥料。秧苗栽插活棵后要及时追肥,亩施尿素5公斤或复合肥15公斤,促进秧苗早长快发。二是搞好水浆管理。做到薄水插秧,浅水活棵,湿润促蘖。插秧时田间灌薄水1.5-2厘米,插后保持3厘米的浅水层。抛秧、机插田块,移栽时不留水层,立苗后保持1.5-2厘米的浅水层。要适时烤田:对于基本苗较多的机插、抛栽田块,要在早发的基础上,适当提早晒田控苗,以达到预定苗数的85%时烤田,提高茎蘖成穗率,达到高产群体目标。三是 综合 防治病虫害。要在喷好“送嫁药”的基础下,要选择对路农药预防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