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零时 省会石家庄将正式进入供暖期

14.11.2014  12:47

  ■正式供热开始前,许多设备要提前进行多次的调试。本报记者 郄磊 摄  

明天零时,省会将正式进入供暖期。作为负责主城区60%居民用热面积的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也已经准备就绪。昨天下午,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的供热管网开始逐渐升温。该集团今年实施的“多热源联网工程”有望消灭以往的末端不热问题。

□本报记者 崔虹 通讯员 武玥

华电供热管网昨天下午开始升温

昨天下午,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的供热管网开始逐渐升温,为11月15日零时供暖做准备。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调通中心主任卢刚介绍,从11月1日起,管网里的水开始冷态运行,同时,包括智能热网等在内的工程开始调试。“今天下午,开始对管网进行加热升温。”卢刚介绍,“保证到15日零时,根据室外实际温度,我们一次供热管网的温度达到标准。”此外,11月11日,集团承担的蒸汽管网已经逐步启运,这就意味着如果您是汽网用户,只要物业公司开启阀门,家里就会有暖气。

鹿华和北城联网 石热和裕华联网

与往年供热方式相比,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大不同”。对此,卢刚介绍,以前,集团下属的各供热公司都是单兵作战,各自负责各自区域的。今年,该集团完成了东部和西部两个区域的联通,每个区域由两个供热公司组成,可以互相补充热源,提高供热的可靠性,并有望消除人们常说的供热末端。

单热源独立运行模式有它的局限性。”卢刚介绍,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热源的出力已经达到设计峰值,在未来几年已经不能满足供热范围内的负荷增长要求,局部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单热源多为枝状管网,输送距离长,近端热、远端冷的水力不平衡状况不可避免,严重影响末端用户的供热质量;在独立供热的方式下,任何一个热源发生停热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都将很大。

针对这些问题,供热集团投资6000万元,启动了多热源联网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鹿华和北城联网、石热和裕华联网,也就是西部区域联通和东部区域已经基本实现。”卢刚介绍,这两个区域今年已进行了联网试运行,而且效果不错,“现在,这两个联网区域已经开始调试。

那么,“多热源联网工程”究竟是什么?对市民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对此,卢刚用举例的方式进行了解答。“比如你家暖气由裕华供热公司负责。如果你家位于末端,供热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卢刚说,今年,石热与裕华两个供热公司的供热管网不再是枝状,而是一个环形,“如果裕华供热公司的热源紧张,那么,石热可以把剩余的热量供给裕华,这样就有望基本消除供热末端暖气不热的情况。”卢刚说,此外,假设一台供热锅炉出了问题,由于两个供热公司互相联通,可以相互补充热源,所以用户就不会遭遇停热。

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相关人员介绍,启动多热源联网项目,不仅可以提升整体供热质量,提高供热可靠性,而且通过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缩短锅炉运行时间,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采暖期的大气环境。“今年完成的是东部和西部区域的联通。目前,裕华与鹿华区域的联通工程正在抓紧施工,预计明年2月份完成贯通,这将是南北区域的联通。”这位人员说,届时,将真正实现三大热源与两座调峰锅炉的交备互通,也是整个集团的大联通。

鹿华、北城完成智能热网改造

今年,集团投资5000万元对西部鹿华、北城区域进行了智能热网改造。”卢刚告诉记者,去年,供热集团对东部石热、裕华供热区域420座用户换热站进行了智能热网项目改造,经过一个采暖期的运行,收到了较好效果。“水力不平衡的状况得到了改善,提高了供热质量。”卢刚说,市区16000个室温监测点,让集团对供热状况有了全面了解,也适时采取了相应措施。卢刚告诉记者,目前,鹿华和北城两个区域的换热站改造已全部完成,共改造换热站420座。“西部智能热网改造完成后,将实现供热集团管网智能化全覆盖,为实现均衡供用热、经济供用热提供了必备的设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