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头版对廊坊市孤儿救助情况予以报道

09.10.2014  18:09

10月4日,《河北日报》头版刊登了题为《走基层小分队廊坊报道——有爱就有家》的文章,对生活在霸州市儿童福利院孤儿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并介绍了廊坊孤儿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全文如下:

本报走基层小分队廊坊报道——

有爱就有家

“铃铃铃……”9月24日上午11点40分,霸州市第一小学的下课铃准时响起,此时校门外已被来接孩子的家长围得水泄不通。

几个小学生在教学楼前张望着,不是等父母,而是等着自己的同伴们。不一会儿,8个孩子集齐了,一同返回教学楼后面的宿舍。一路上,几个孩子边走边聊,从他们纯真灿烂的笑容里,你意识不到这是一群失去双亲的孤儿。

他们是集中供养在霸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孤儿。因为到了学龄期,平日在学校集中住宿,院里的老师也都日夜轮流在校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学校过去废弃的宿舍楼被他们利用起来,开辟出两间宿舍、一间小厨房,一间餐厅兼学习室。

孩子们前脚刚踏进宿舍楼,值班老师孙培就从厨房走出来招呼大伙儿:“快来洗手,今天吃饺子!”

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的刘涛(化名)放下书包,拿起餐盘便奔进厨房:“张老师,什么馅的啊?”

“猪肉白菜!”专职负责做饭的张秀勤边答,边拿起笊篱把热气腾腾的饺子捞起来。

刘涛告诉记者,他特别爱吃张老师做的饭,每天主食副食都不重样,有荤有素,他们想吃什么还可以“点菜”。

“李晨(化名),你好点没,还拉肚子吗?这盘煮的软一些,给你。”考虑到李晨这两天消化不好,张秀勤特意煮了一锅火候老点的。

这天中午,正赶上福利院的院长张雪芹来一小巡查。“目前院里56个孤儿分散在几所中小学就读,我平常隔三差五就到各个学校转一圈,经常一蹲就是半天。看看孩子们的情况,谁有个头疼脑热,谁打架闹矛盾了,得第一时间处理。”张雪芹说。二话不说,她拿起值班表仔细翻看起来。这是由一小的值班老师填写的孤儿日常生活日志,记录了孩子们起床、早读、吃饭、写作业、休息等各个环节,包括谁取得好成绩,谁身体不适,谁情绪不佳等琐碎的生活点滴。

见刚刚上六年级的女生张芳(化名)耳朵上多了两颗耳钉,张雪芹立刻把她拉过来,语气有些严厉地说:“芳芳,我知道你爱美,但是学校不允许学生扎耳朵眼。你学习好,更要带头遵守校规。”

小到穿衣打扮,大到升学考试报志愿,孩子们事事都把福利院的老师们当成自己的主心骨。“我们的工作没有界限,家长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甚至比家长干得还要多、还要细。”张雪芹说,陪孩子们逛街买衣服,带他们去洗浴搓澡,都是他们日常需要做的。一次半夜里,她接到市实验中学的电话,福利院的一个男孩儿和学校闹情绪,下了晚自习偷跑了出去。接到电话,她立刻召集几位院里的老师一条街一条街地找孩子,并通过公安局追踪他上网的QQ号,连续找了三天,才在网吧附近遇到他。

“孤儿是一个特殊群体。仅仅是疼爱不够,还要会爱、懂孤儿,会管理,确保他们心理健康。”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张雪芹院长介绍,院里的教职工都是从教育和民政口调配过来的,基本没有专门从事孤儿教育和管理的专业人员,所以他们不定期请专家来授课,要求教职工要进行定向业务学习,熟悉孤儿救助管理的最新动态。

“我们这里不少孩子都到了懂事的年纪而突然失去父母,有的父母是遭遇车祸,有的是煤气中毒,有的被歹徒杀害……给孩子们的心灵留下很大阴影。”张雪芹说,尤其刚入院的孩子,她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经常找他们“单聊”。现在,孩子们都很信任她这个“知心阿姨”,诸如在班里面喜欢哪个异性同学这样的小心事,都乐意和她分享。

从这周起,由于院里增添了人手,家里宝宝只有一周多的孙培老师终于不用再轮值夜班了。“说实话,陪自己孩子的时间还真没有在这儿的时间长。”27岁的孙培说,福利院人手紧,孩子几个月时她就断了奶,夜里还经常要扔下孩子去值班。就在前几天,他们这里走出去的一个孤儿剖宫产子,她特意请假作为娘家人陪了整整一天。

廊坊市民政局信息中心主任李琳介绍,2006年以前,廊坊没有建立统一的孤儿救助制度,孤儿的生活基本依靠家庭寄养、领养、收养,由于代养人家庭生活条件不一,致使部分孤儿生活和就读权益得不到保障。2007年起,“集中供养,集中就学”的孤儿救助新模式在全市全面推开;2008年,《廊坊市孤儿救助暂行办法》出台,开启了全省孤儿救助的先河,并兴建了廊坊市社会福利院和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据统计,廊坊市先后投资1200万元,新建、改扩建了10所孤儿“爱心家园”,先后有782名孤儿实现了集中供养,现有孤儿622人,孤儿基本生活费由最初的月平均600元提升至散居孤儿每月700元、机构养育孤儿每月1150元。其中,499名孤儿实现了集中就读,就学率由2007年初的33%提高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