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方言微电影出续集 “接地气”创下20万点击量

25.02.2015  10:24

    继去年春节期间掀起点击狂潮后,今年正月初一无极县本土年轻人自导自演的贺岁微电影再次来袭,《嫑(biáo)闹了沾不之门不当户不对》用纯正的无极方言演绎、爆笑桥段一个接一个,同时讽刺农村结婚大要彩礼的不良现象,引人深思,也令观众直呼“接地气”。目前网络点击量超过20万次,但也陷入闹剧太多、故事乏力的“续集俗套”中。

    去年春节期间,无极县本土年轻人自导自演的贺岁微电影《嫑闹了沾不》,用纯正的无极话演绎,赢得了十万次点击量。今年正月初一17时,《嫑闹了沾不》续集《门不当户不对》在优酷网率先发布,随即被网友疯狂转发,很快火得一塌糊涂,至当日23时,点击量就达到了8万多次。

    截至昨日中午,这部微电影点击量已经突破20万次,远远超过去年那部的点击量。网友们还自发成立粉丝团,成立“嫑闹了沾不”影迷QQ群,目前成员已有数百人,连藁城、深泽、新乐、晋州的网友也来祝贺。

    大学生任导演 无极居民当演员

    昨日,记者了解到,《嫑闹了沾不之门不当户不对》的导演是河北传媒学院大四学生刘松,编剧是微电影爱好者冯展鹏,天津塘沽学院学生张家兴和刘松担任摄影,河北传媒学院学生刘盼玉、韩旭微分别担任统筹和道具……演员李子栋、马陆锋、王倩、张永佳都是无极居民,他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进行拍摄,大伙的辛勤努力就是为了在过年的时候,让父老乡亲能看上一部搞笑的本土微电影。

    这部微电影讲的是,草根男“二甲子”和富家女“大苹果”深深爱着对方,但他们的婚事由于“门不当户不对”,而遭到女方家长的反对。为了让“二甲子”知难而退,女方父母提出了各种苛刻的条件,还安排女儿和“富二代”订婚。困难重重的局面下,“二甲子”使出浑身解数,一场场闹剧轮番上演,最终机缘巧合下,他们发现“富二代”并非真心爱“大苹果”,而是谋求她家企业财产。

    本部微电影中“二把车”、“打四角”等民间游戏,也勾起观众儿时记忆。当下流行的歌曲《小苹果》,经过改编变成了痛斥陋习的主题曲。地道无极话“一嘟噜”(一串)、“老鸹”(乌鸦)、“蚂愣”(蜻蜓)等渲染,以及地方色彩浓郁的对白,也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娱乐的同时传播了正能量

    编剧冯展鹏说:“这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故事讽刺的是,如今结婚盲目攀比,大要彩礼的现象。‘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真感情,盲目攀比就是陋习了。这种陋习很多地方都有。”刘松说:“艺术来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我们拍电影就是为了给老百姓看,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老百姓想看的东西,转换成一种艺术形式,搬到荧幕上,在娱乐的同时,传播一些正能量,批判一些不文明之风。

    《门不当户不对》在取得巨大点击量的同时,也收到了乡亲们的各种意见。无极县的李先生认为,与去年那部《嫑闹了沾不》相比,这部续集有些粗制滥造、七拼八凑的感觉,陷入到电影大片也有的“续集俗套”中,为了搞笑而搞笑的闹剧太多,并没有像上部那样将笑料与剧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演员表演、拍摄技巧,到后期制作,该部电影并没有进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法跟外省市一流的微电影比。”李先生说:“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我们不想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而是希望他们能够经历风雨,勇于开拓,创作出更多饱含无极民间智慧和地方文化的精品微电影,将来能在全国微电影中占有重要一席,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本地自娱自乐。”(记者 孟醒石 )

    查看更多内容请登录: 河北新闻网文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