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人人有责
访谈名称: 无偿献血,人人有责
访谈时间: 2018-06-20
访谈嘉宾: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业务副主任:王鸿捷
主要内容: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业务副主任王鸿捷,来给我们介绍我国“无偿献血”有关情况。欢迎两位专家。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线访谈节目。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业务副主任王鸿捷,来给我们介绍我国“无偿献血”有关情况。欢迎两位专家。
首先想请问一下纪主任,血液有哪些组成成分?功能是什么?
[纪宏文:] 血液的主要成份有三种,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携带氧气,给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供氧;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当机体出血时,它可以发挥止血作用,帮助机体止血;血浆是血液中的主要成份,其中90%是水,其余为蛋白质、凝血因子和电解质等物质。正常血液循环中,血浆具有运载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诸多功能。我们输注异体血浆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补充凝血因子。
[主持人:] 那一个人有多少血量?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寿命有多长?
[纪宏文:]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总血量约为体重的7%~8%,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全身血量大约4200ml~4800ml。在体内,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血小板的寿命是7~9天,这是我们主要的血细胞成份。
[主持人:] 请问王主任,全球献血和供血的整体状况是怎样的?
[王鸿捷:]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会出一个《血液安全与可得性实况报道》,每年会更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整体统计,截至到2017年的实况报道,显示数据是全球每年的献血总量约为1.125亿人次,截至到2013年,已经有74个国家的血液供应中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所贡献的血液,这其中也包括我们中国。
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仍有71个国家的血液供应中超过50%是通过家庭替代式献血或者有偿献血获得的,从这个角度讲,全世界无偿献血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衡量一个国家血液总供应程度或者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全血献血率。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是这样的,高收入国家的献血率为每千人32.1次,中上以上收入国家千人口献血率为14.9次,中低收入国家千人口献血率为7.8次,低收入国家是4.6次。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越发达的国家的无偿献血发展状况越好,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无偿献血的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国到2017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数达到1459万人次,每千人口接近11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达到每千人口献血率15次,这样就基本上达到了中等以上收入国家的平均献血水平。
[主持人:] 针对全球血液供应与血液安全现状,WHO倡导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是什么?
[王鸿捷:] 早在新世纪之初(2000年)WHO就提出了全球安全输血战略,包括四个方面建立国家协调的输血服务体系;从来自低危人群的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对所有的血液实施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有效、合理地进行临床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保证全球血液方面提出的战略。
此后WHO于2009年发布了《百分之百自愿无偿献血全球咨询》和非常著名的《墨尔本宣言》,2013年又发布了专著《实现基于百分之百自愿无偿献血的血液自给自足》和《罗马宣言》,这几个宣言和发布的文件的总体目标就是力争在202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各国以百分之百自愿无偿献血为基础的血液自给自足,最终通过实现血液的自给自足,来保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安全输血和血液的公平可及。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整体的战略目标。
[主持人:] 请问纪主任,什么是Rh血型?
[纪宏文:] Rh是恒河猴(RhesusMacacus)外文名称的前两个字母,1940年科学家们发现在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与恒河猴相同的血型抗原物质,我们就把红细胞上带有这种血型物质的人称为Rh阳性,不带这种血型物质抗原的人称为Rh阴性。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中有重要意义,不关注它,可能会发生输血后溶血的情况。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的比例仅占3‰,是比较稀缺的血型,此种血型的人需要输血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建立稀有血型志愿献血者队伍非常必要。
[主持人:] 临床用血有哪几种来源?
[纪宏文:] 正常血液来源主要是血站提供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还有一种来源是患者自体血,对有适应征的患者,临床可以实施自体输血。
[主持人:] 采供血行业为保证血液安全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王鸿捷:] 到目前为止,针对采供血行业保证血液安全这个问题,血站业内达成的共识是这样的,作为血站,是采血及供血的载体,它必须建立保证血液安全的“五大屏障”,这是全球范围内的共识。这五大屏障是这样的:第一道屏障是严格执行针对献血者的选择标准,必须保证符合健康要求或者健康标准的潜在献血者参加献血,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输血后“窗口期”感染的几率;第二道屏障是对所有捐献的血液实行严格的血液筛查检测,这是预防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最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重要手段;第三道屏障是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献血者,即在其献过血以后,经过筛查检测出来他不符合健康要求的那些献血者,我们必须实施屏蔽,屏蔽的目的就是避免其再次参加献血活动,这样我们可以把一些高危人群屏蔽到献血队伍之外;第四道屏障是对所有进入到血站的血液,这些血液在血站的加工过程中实行隔离与放行控制机制,这是一种控制机制,它是保证只有经过血液筛查,并且结果为合格的血液才能发往临床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没有经过筛查或者筛查结果为不合格的血液被错误发放,导致临床上的感染;最后一道屏障,是对血液在血站的全过程(包括采集过程、制备过程、筛查过程、储存与运输过程和发放过程)必须实行差错管理,因任何一个体系是都是由人在操作的,人是一定会犯错误的,为了严控人为误差,我们必须实行差错管理。通过实行差错管理来控制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差错可能给血液安全带来的附加风险。通过这五大屏障,我们血站行业基本能够保证我们发出的血液达到一定的安全性和安全要求。
[主持人:] 献血者的选择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王鸿捷:] 刚才提到献血者的选择是五大屏障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屏障,献血者的选择是保证献血者安全和受血者安全的重要环节。通常,献血者的选择过程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献血前咨询,在献血者决定献血之前,由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他提供一些有关献血的咨询和辅导,解答献血者的疑问,同时血站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履行血站的告知义务,完成献血者的知情同意要求;二是对献血者实施健康史的问询过程,通常是结合国际上通用的针对献血者的健康史问卷的形式进行;第三是对献血者实施简单的体格检查,一般包括外观体征、血压、心律、脉搏和体温等;第四项内容是献血前的血液检测,这不是第三道屏障血液的筛查,是第一道屏障献血率选择中的第四部分,是献血前对血液进行检测,一般包括血红蛋白/血比重、血型,再就是根据不同国家或者地域献血率的相关疾病流行情况选择的一些项目,比如转氨酶ALT检测等等。
[主持人:] 患者输用他人无偿捐献的血液为什么要付费?
[纪宏文:]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一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确定了在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并规定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患者临床用血时是交付一些费用的,这些费用是用于血液在采集、储存、分离、检验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而不是血液本身的价格,因为血液本身是无价的。现在的收费标准也是国家统一制定的。
[主持人:] 什么是成分血?
[纪宏文:] 无偿献血时,绝大部分献血者献出的是全血,在全血中包含很多种血液成份,大部分血站系统会把血液分成三种成份,如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这是我们临床用血的主要成份,不同成份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比如红细胞用于提高血液的血氧能力,当我们贫血或者大量出血的时候,补充红细胞可以帮助机体提升血液的携氧能力。而血小板是为了止血,血浆是补充凝血因子,有的血站还会把血浆分成冷沉淀,也是另一种凝血因子。所以说我们看到的血液其实包含多种成分。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输血需要成份输血。首先,成份输血是针对机体缺哪种成份补那种成份,治疗效果非常高。比如患者贫血,他只需要补充红细胞,这时候我们就只输红细胞,疗效也比输全血要好。第二是可以减少一些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只需要血小板的时候,我们就给他输血小板,这样避免输红细胞和血浆成份带来的风险,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不同的血液成份保存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都按全血的保存方式,血小板和某些凝血因子就会失去功能。因为血小板是在20-24度振荡保存,凝血因子的保存条件是-18度,不同保存条件才能保存血液成份的活性和功能,所以输入成份血的治疗效果更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输成份血可以节约血液资源。一个献血者献出全血,通过血站分离,分别保存为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可以把这三种成份分别输给不同患者,一血多用,对珍贵的血液资源来说也是最大的利用。所以现在我们提倡成份输血,中国的成份输血率越来越高,很多医疗机构几乎百分之百都是成份输血。不同血液成分的保存期限也不一样,红细胞保存温度是2-6度,在我们国家有效保存期是35天。血小板保存温度是22度,振荡保存,保存期限只有5天,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血小板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因为它的保存期限太短,需要无偿献血者定期、经常捐献这种血液成分,才能保证临床的需要,而血小板在临床止血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血液成分。血浆是冷冻保存,-18度甚至更低的温度保存,保存期限相对比较长,最高可以达到5年。
[主持人:] 血液筛查的项目有哪些?
[王鸿捷:]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血液管理的政策不同,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流行率也不同等因素的差异,各国目前实施的血液筛查项目也有所不同。一般血液筛查项目主要分为四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国家强制性检测项目,我们国家具体的项目可以参见现行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其中的血液检测部分,以及卫生行业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第二类是时效性检测项目,主要是针对每年的特定季节或者特定时段发生的输血相关传染病来设立的检测项目,比如西尼罗河病毒,它是随着鸟类的迁徙进行传播的,也是一种输血相关传染病,每年只有到鸟类迁徙的季节和特殊的迁徙区域可以设置这样的针对性的检测项目。第三类是地域性检测项目,是针对特定的区域流行的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状况来设定的检测项目,比如前一段时间大家熟知的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在特定区域发生的期间,若在该特定区域献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设置针对地域性的检测项目。第四类是针对特殊输血需求的患者群体而设立的检测项目,比如巨细胞病毒检测项目,是针对一些特定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的患者,我们必须通过巨细胞病毒的筛查来保证他的安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是不需要做巨细胞病毒筛查的。所有这四类检测项目是国际普遍实施的血液检测项目。另外,针对各个检测的项目,各个国家对它的检测方法学也有严格的规定。到目前为止,在检测方法学方面主要采取的是两大类,一类叫做核酸扩增技术,一类是血清学技术,血清学技术里又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检测这两种。采取的检测策略也不同,目前我们国家现行的检测策略是对所有捐献的血液进行两次血清学检测加一次核酸检测。总之,不管是检测项目的设置检测方法学的选择,以及检测策略的确定,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保证输血的安全。
[主持人:] 血站向临床医院供应的血液产品有哪些?
[王鸿捷:] 血站采集的血液经过抗凝剂处理以后,可以完整地储存并且向患者输注,我们通常称这种输注方式为全血输注。但是目前普遍倡导的是成分血输注,也就是把全血在血站加工为红细胞浓缩液、血小板浓缩液、血浆和低温冷沉淀物等等不同的血液成分,刚才纪主任已经给大家作了简要介绍。通过这样的成分制备和成分的输注,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血液,这样一来,捐献的一份血液就可以满足一名以上患者的需求,也就是说,患者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输注相应的血液成分。我们血站对于血液成分的制备一般分为基础制备(分离过程)、二次制备(修饰过程)。基础制备是依据重力学原理,采取离心的方式,将全血分离为红细胞类成分、血小板类成分、血浆成分。二次制备主要包括洗涤、冰冻、解冻、去白(就是去除白细胞)、病原体灭活和辐照。通过这样两类制备过程,血站可以向临床提供多达数十种血液成分。当然每一种血液成分都有它相应的质量要求。
[主持人:] 什么是血液检测的窗口期?
[王鸿捷:] 某个潜在的献血者,从他暴露于某种病原体或者被某种病原体所感染,到采用的特定的检测方法能够识别或者检定出这个献血者已经被感染的那一段时间间隔,我们称为这种病原体在相应检测方法条件下的窗口期。这个概念比较拗口,也比较难理解,但是窗口期是我们血站行业经常会提及的一个概念。从窗口期的定义来看,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处于窗口期的感染是检测不出来的,如果某一位患者输注了处于窗口期的血液,必然会造成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发生。第二是针对于同一种病原体,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的窗口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血站实行血液检测安全策略,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量采取那种窗口期短的检测方法,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做,也不可能实现窗口期的彻底关闭,也就是把窗口期缩短到它的极限——零,那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血站必须严格实施献血者选择的根本原因,单纯依赖于血液筛查检测,不可能把窗口期完全关闭,所以必须在前面设置另一道屏障,就是对献血者实行严格选择。
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不同的方法学的窗口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采取抗体检测,就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或者化学发光的方法,它的窗口期是在22天左右,也就是说,这个献血者从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他的血液具有了传染性,但是我们通过抗体的检测这种方法要想把它识别出来,我们需要22天左右的时间。但是如果我们若检测艾滋病毒的P24抗原,它的窗口期就可以缩短到16天左右。如果我们用核酸检测的方法来检测艾滋病病毒的RNA,它的窗口期现在可以缩短到11天。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检测方法的窗口期是不一样的,我们所选择的方法应该是尽量采用窗口期短的检测方法,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检测更灵敏,更能够保证血液的安全性,但是我们无论如何做不到把窗口期缩短为零。
[主持人:] 为什么只有真正需要时才输血?
[纪宏文:]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大出血和严重贫血的患者,输血是挽救生命的措施。但是我们也知道输血是有风险的,我们常把血液比作一种特殊的药品,为什么说它是特殊的药品呢?首先,输入的血液都是活体细胞,它输到体内相当于献血者的细胞移植给受血者,相当于细胞移植,会发生我们看不到的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和肺损伤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可致命。此外,尽管我们国家的血液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仍不能完全避免,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难题。所以说,不要把血液当作营养品,它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只有真正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给患者输血。从全球来讲,都在提倡科学合理用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主持人:] 直系亲属间输血好吗?这样做对吗?
[纪宏文:]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经常遇到当亲人得病需要输血时,一些人担心输别人的血液不安全,想把亲人的血输给得病的患者,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直系亲属之间输血容易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这种病一旦发生,病死率是非常高的。现在医院使用的血液是由血站统一采集并调配,都是检测合格的血液,比直系亲属间输血的安全性要大得多,所以不建议患者得病的时候亲属之间输血。
[主持人:] O型血是万能血吗?
[纪宏文:] 把O型血称为“万能血”这种提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在O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输给其他血型的受血者后,它可以与受血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发生溶血。在少量输注时,由于受血者体内的血液量大,输入的O型血被稀释后红细胞的溶血机会降低。但如果输入大量O型全血,就会产生溶血反应,甚至严重的溶血反应。在通常情况下,应首选同型输血,就是A型血患者输入A型血,B型血输B型血。当抢救患者而同型血液缺乏时可以输注O型红细胞(O型洗涤红细胞更佳),但不主张输注O型全血。
[主持人:] 献血都会发生哪些不良反应?最易发生的是哪一种?如何预防?
[王鸿捷:] 实事求是地讲,献血不良反应的确存在,这一点不能回避,这也是血站履行针对献血者的告知义务、实施献血者知情同意过程中必须告知献血者的内容。为了对献血不良反应更好地实施控制和预防,国际输血协会(ISBT)制定并发布了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我们国家已经把这个指南转化为我们的卫生行业标准,叫做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WS/T551-2017)。最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有两类,一类为局部表现为主的不良反应,比如血肿(瘀斑)、手臂疼痛、局部感染等;还有一类为全身表现为主的不良反应,比如出汗、焦虑、眩晕、恶心、晕厥等。其中最易发生的是眩晕、恶心和晕厥,专业术语称之为献血相关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缩写为:DRVR),青年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是这种不良反应的易发人群,多数是因为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空腹、疲劳、睡眠不足、长时间未补充水分等因素而引发的。通过献血前的咨询和辅导,献血前后补充水分,献血过程中转移献血者注意力或让献血者进行肌肉收缩和舒张活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DRVR的发生。还有一点是必须指出的,无论哪种不良反应,在献血者中的发生概率都是极低的。
[主持人:] 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了,感谢两位专家,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