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神曲”走红:喝下这碗正能量的“鸡汤”
新华社郑州5月13日专电(记者双瑞)随着一档以传承方言文化为口号的电视节目的热播,乡音土语再受关注。与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汉语方言正走向衰落相反,近几年社交平台上不断涌起“玩转”方言的热潮。其中,多首接地气的方言“神曲”轮番爆红,网友称“被正能量洗脑也甘愿”。
“听话听音儿,求河南人办事得听他说几个‘中’。要是半晌不吭气,最后冒出一个‘中’字,这事儿就成了,要是你话音刚落他就一连串‘中、中、中’地满口答应,那基本就不中了。”因创作河南方言歌曲一炮而红的史不凡这套方言理论,也是他对作品受追捧的私人注解。
在史不凡看来,方言自带亲切属性,有些话必须用乡音土语说,才能表达出独有的韵味和情感。2013年,他的业余试水之作《我是不是恁哥》甫一亮相就传遍街头巷尾,网上点击量一举突破千万,被奉为方言“神曲”。由于歌中刻画那位逢人称兄道弟、看似仗义实则无用的小人物毛子哥太过深入人心,史不凡的本名少有人提及,“毛子哥”倒成了他行走江湖的名号。
此后,内容各异的河南方言音乐作品接连出炉,部分歌曲因地道的方言说唱,一度成为河南人聚会闲谈的必备节目甚至老乡相认的接头密码。在其他省市,用方言创作的歌曲也不断走红,如湖北方言作品《武汉拐子哥》、主打南京方言的《啪啪歌》、主打青岛方言的《挖蛤蜊》,以及陕西方言演绎、歌词达5000余字的《陕西木有啥》等,曾分别被当地人戏称为“洗脑神曲”。
“这些歌通俗易懂,用词地道,节奏感也强,听几遍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史不凡称,传唱度高也是方言影响力的一种表现。事实上,生活中已很少使用方言,甚至对部分方言词汇十分陌生的青少年,也对充满幽默感的方言歌曲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河南洛阳一名小学生熟练掌握好几首方言歌曲,在同学中很受追捧。
有意思的是,在诙谐、接地气的外表下,这些走红的方言歌曲往往还包裹着正能量。
《武汉拐子哥》以湖北道情腔起头,用武汉方言说唱,表现的是武汉地铁3号线开通等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啪啪歌》展现的是南京本地生活特色和热情包容的精神,《陕西木有啥》堪称对陕西百科全书式的介绍。而郑州市交管部门的《白搁这儿乱了》本身就属公益宣传,借鉴方言“神曲”的创作风格,用方言幽默欢快地阐释酒驾的危害,在朋友圈“传疯了”。
“来,干了这碗鸡汤!”在郑州从事医务工作的80后白杨说,方言跟音乐结合有一种奇特的喜感,平时工作任务重,听上几遍就心情大好,“就算传播正能量也毫无说教色彩,不知不觉就被洗脑了。”
不久前,史不凡遭遇了一场小小的虚惊。在他的公众号后台,一堆调侃性的评论中,突兀地出现了郑州市某区级法院的留言,说有事找他,并留了电话。拨出号码前,史不凡惴惴不安,使劲琢磨自己是不是惹了什么麻烦。弄明白原委后,他哭笑不得。
“毛子哥”火了以后,史不凡被郑州消防聘为宣传形象大使,创作了一系列消防安全主题的作品。那个法院的院长看了,又喜欢又羡慕,想请他吃顿饭,也给法院支支招儿。由于没有联系方式,这位忠实粉丝就跑到公众号去留言了。
“不要觉得方言土,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很惊人的。”得知在美国等地都有自己的粉丝群,史不凡觉得自己沾了方言的光。他5岁学说相声,师从名家李金斗,说学逗唱功底深厚,这为歌曲创作提供了艺术上的支持,而方言这种形式为作品传播提供了情感上的认同。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推广的深入,不时传出方言式微的说法。事实上,方言的魅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注意。一方面,在主流舆论场方言并未缺席。例如,方言在电影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疯狂的石头》、《不是闹着玩的》等以方言为主的电影颇受好评。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等民间舆论场,方言等级测试、方言配音演绎经典剧作等趣味十足的内容隔三差五出现,方言造字等自发性活动也多次成为焦点。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古文字专家齐航福认为,各类方言作品的流行,表面上是因娱乐性,背后是母语文化根基的力量。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方言,承载着各个族群的情感和文化记忆,充满趣味的方言作品,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不失为一种保护和传承。(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