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产城融合体——威县加快县城建设侧记

01.07.2014  19:36

      近年来,威县不仅县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均居邢台各县(市、区)首位,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比翼齐飞。

      处于黑龙港流域“穷碱窝”之中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怎样取得这一骄人业绩的?

      以产兴城

      近日,省内首家县域通用航空机场在威县注册并开始建设,年内可实现飞机升降。威县将以其为依托,打造以通用航空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其实,如此重大的项目落地,仅仅缘于一句话。

      2012年,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家马幼明与威县一位领导偶遇,说了句“通用航空发展前景巨大”的话。这位领导铭记在心,开始不断与对方接洽,并详细阐释威县发展理念以及发展航空产业的优势,并成立了航空产业园办公室。马幼明专门来该县考察,并介绍业内资深专家和一些投资商也前来考察,最终达成建设协议。

      资源贫乏、土地贫瘠的威县,吸引项目靠的是科学的发展理念和自身努力。

      近几年,一些地方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但有的城市扩张得太快,产业发展没有跟上,城镇建设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威县坚定地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理念:以产兴城。

      招商是威县的第一号工程。通过外出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该县成功引进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项目。近日,20个超亿元项目在威县经济开发区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246亿元。项目涉及通用航空、生物肥料、食品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其中,年产10万辆碳纤维新能源汽车工业城项目投资达60亿元。

      以城促产

      很多人纳闷:威县靠什么引来这么多大项目、好项目?威县的回答是:巢美凤凰来。

      威县不是单单为建城市而建城市,而是着力打造支撑产业发展的平台。

      在城建过程中,威县不与人比楼高比规模,而是着重挖掘个性和特色。

      几年间,该县建设了31公里长200米宽的环城景观林带,建设了总长36.5公里的环城水系,为城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在环城水系两侧种植了窄冠白杨、漳河柳、千头椿等树木。有水、有绿,城市因此有了灵气。

      在景观设计中,他们既注重实际,又匠心独运。人民公园等六大生态公园各具特色,有的讲究北山南水、烟云缭绕,有的点缀几座亭台轩榭或小品。每个公园也都有共同点,那就是和谐美观、层次分明。据统计,2009年至今,威县累计投入城建资金180亿元,实施单体工程280余项。

      很多企业负责人来到威县,都对这里的城市建设留下深刻印象。来此投资的客商表示,没想到威县城市建设得这么有特色,在此投资会有前途。\

  打造产城融合体

      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威县以先进规划为引领,努力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穷县富规划”理念,聘请同济大学等单位按照“华北新兴工业城市、邢台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定位,将开发区、新城区和产业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先后投资8000余万元,统筹完成了县城老城区、开发区与新城区总体规划以及路、电、水、绿等330多项专项规划,实现了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全覆盖。

      城市既不能没有产业成为“空城”,更不能沦为只供产业发展的“大车间”。

      威县坚持“做强城市就要做大产业、做大产业才能做强城市”的理念,依托城市壮大产业,依靠产业反哺城市。实施县城“东进北扩”战略,县城北部建设新城区,东部建设经济开发区,“两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相互衔接、融为一体,以城建园、以园促城。开发区和新城区既有工业企业,又有生产性服务业,也有基础设施和商贸住宅。此外,县城周边3个乡镇纳入城乡一体发展体系,成为县城和开发区的互动共融区,实现了成本集约、资源共享,促进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共融。(  张永利 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