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三特”成金融创新改革助燃剂

02.11.2015  11:08

 

自贸区互联网金融双创基地”挂牌,对外投融资服务平台建成,众创空间纷纷落户……昨日(10月31日),威时沛运跨境商品体验店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开业,在连日来中心商务区“互联网 ”持续升温的发展态势上,又添了“一把火”。中心商务区发展速度快、亮点频闪,究其原因,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互联网金融研讨会上,区委常委、中心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郑伟铭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体制特、机制特、服务特,就是 ‘三特’。

体制特:国家战略多重叠加

双创特区特在哪里?首先是自贸体制特色。”郑伟铭说,创新创业需要冲破很多条条框框,自贸区的体制特色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好的体制环境,同时还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系列政策。

据了解,国务院关于天津自贸区建设方案中,确定了中心商务片区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是天津的功能之一,而中心商务区作为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核心区,也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创新改革任务,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要先行先试。

天津开发开放的良好环境,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为天津实现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定位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说,天津开展金融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是为我国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机制特:“制度红利”持续释放

一次性补贴300万-500万元,“就业即落户”的人才引进政策,奖五年股权转让个税和股息税,最高补贴70%债权融资风险损失……”9月21日,天津市创新创业特区在中心商务区揭牌,与之相伴的十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此外,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双创基金,《中心商务区关于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发布,“制度红利”再次释放。

下一步,在体制机制、政策设计等方面,将出台全面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规范性的文件和政策。”郑伟铭说,互联网金融是中心商务区进行金融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机构的逐步增加,中心商务区还将对P2P、第三方支付、金融大数据等机构将给予大力支持。

据了解,在中心商务区管委会,有一个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团队,依托金融服务中心,专门为企业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便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申请牌照、申请执照、开展业务等。今年前十个月,中心商务区共引进4200家企业落户,而“企业动嘴、政府跑腿”的服务特色则成为中心商务区吸引企业入驻的有力举措。

为企业着想的服务模式让我倍感亲切,这是我在其他地区从未感受过的。”搜房网首席运营官刘坚一个月内两次来到中心商务区,他认为,特色服务将是滨海新区吸引更多项目、更多优秀企业落户的巨大优势。(记者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