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可移动文物普查市博馆藏一千多种碑帖

12.12.2014  14:37

专家为“宝贝”点赞 珍贵碑帖要见市民

■两位专家仔细地看着一本本古旧的碑帖。

几天的工作发现一些碑帖有很好的版本价值、很好的艺术价值和很好的文献价值,从文物角度来说有的帖很稀见。”按照国家可移动文物普查流程,应石家庄市普查办的邀请,日前孟宪钧、吴元真等国内知名古籍版本碑帖鉴定专家来到石家庄市博物馆对馆藏碑帖进行文物认定,昨天他们向记者展示和解说各自心目中的“宝贝”。

□本报记者 黄蓥/文 李志华/图

点赞:颜真卿《多宝塔碑》应定二级文物

孟宪钧是《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专家、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古籍版本碑帖鉴定专家;吴元真曾在北京市文研所、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工作,对古籍鉴定经验丰富。此次两人应邀来到石家庄市博物馆,对该馆馆藏一千多种碑帖进行文物认定,昨天见到他们时这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戴着口罩趴在桌前仔细看着一本本古旧的碑帖,到昨天两人已鉴别了二百多种。

这是我们已经做完的200多种中最好的一件,的的确确的名拓本,放在全国也是好东西!”孟宪钧翻开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拓本后告诉记者,“非常精彩,你看看这个字多么精神。”他表示通过墨色和纸张就能看出是明代拓本,该拓本历经名家收藏,曾被清光绪进士武延绪收藏,流传有序:“颜真卿《多宝塔碑》拓本留存挺多,像这样年代早的不多。”他还介绍说,创立“颜体”楷书的颜真卿,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多宝塔碑》是他44岁时所书,字体工整细致,结构规范严密,用笔一丝不苟,是后人初学楷书最通行的范本。有资料显示,这块碑目前保存在西安。

两位专家随后向记者推荐石刻《棉花图》,吴元真透露《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雕刻,献给乾隆皇帝,“说它有价值一是与河北有直接关系,另外就是图文并茂。”孟宪钧表示《棉花图》主要介绍棉花种植工序和纺织加工的全过程:“歌颂乾隆盛世生产生活的景象,一共二十多块石刻,一面是诗一面是画,是乾隆年间刻本。拓得非常精到,裱得也很精。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很高,另外再现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还有科技价值。”他还特别提醒记者这是“乌金拓”:“(黑底)又亮又黑,一般比较高级的拓本都用这个。”方观承是安徽人,曾在河北任官多年,以“办事周详”为乾隆帝所赏识。

图帖《梅石观生图》 令两位专家一致感叹“很少见”,这个图由一幅清朝男子的画像和诸多当时名人的题文组成,这些名人中有皇亲,譬如乾隆的弟弟和儿子;有名臣,譬如刘墉、洪亮吉、彭元瑞和王杰等。两位专家表示古人为师长做画像并集体题文并不罕见,“这幅《梅石观生图》是清嘉庆年间拓本,一个人的画像居然引来皇亲和刘墉一帮大臣参与,这个人肯定不得了。另外这种图帖传世比较少。

吴元真对清中期以后的拓本《张公誌铭》印象深刻,“就是张公的墓志铭,张公究竟是何人尚不得知,但这幅帖珍贵之处在于名家写名家刻,书写者是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刻石的则是茅绍之。”吴元真介绍说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乾隆皇帝很喜欢他的字,“结果乾隆当皇帝后很多臣子都学赵孟頫的字。茅绍之则是元代模刻第一人,至今保留下来的他的刻本很少。

期待:珍贵碑帖要跟市民见面

石家庄市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有3700余件,加上各类资料8400余件,主要以书画、碑帖为主。藏品大部分是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由华北人民政府移交,是战争年代历尽艰辛保存下来的一笔重要文化财产。

昨天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王谏透露,作为石家庄市可移动文物普查的一个点,市博去年夏天起开始摸清家底的工作,“我们所说的资料一部分年代足够久远,但按照等级够不上文物的老物件,其中就包含碑帖1700多件。按照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要求,要对这些资料也展开摸底。”他表示众所周知市博的馆藏书画十分有名,之前曾按照书画、楹联、扇面等分门别类搞过展览,并曾集结成册出过书,“这次邀请国内专家到市博进行文物认定,是可移动文物普查的一个程序,也是希望对这批拓片有个准确的解读。市博计划对这批东西做相对深入研究,对每通碑的地点和背景都有比较准确的了解,有了这些研究做基础,再从这批碑帖中初步考虑遴选一百件左右藏品向公众做集中展示,并集结出书。

孟宪钧也建议石家庄市博物馆对这批拓片进行展陈,“我和吴(元真)先生明年准备到石家庄讲课,也欢迎业余爱好者参与。把这批碑帖拓片展出来,让公众知道它们好在哪里,对校正当今一些人浮躁胡乱的书法作风也有好处”。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