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应该成为社会共识

02.04.2015  11:12

  就要清明了,有祭扫亲人、先祖传统的国人又开始一年一度的集中祭奠活动,国家为此还设立了清明小长假。然而春季天干物燥,一次漫不经心就有可能酿成严重火灾。近日秦皇岛栖云山大火烧了三个多小时;大连大黑山火灾造成五名登山者死亡,这些山火未必都是因为祭扫而引起,但也充分说明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和消防隐患的现实存在。去年清明期间,济南、青岛、临沂发生的山火都是因为燃放鞭炮和焚烧纸钱引起,未雨绸缪总不会有错,清明期间的防火安全真该引起重视了!

  遵从习惯,许多地方在清明祭祖时都有在墓地、灵堂燃放爆竹、焚烧纸钱的传统。时值早春,枯枝败叶遍布原野,任何随意丢弃的火种都有可能让失水过多的枝条荒草引燃大火,严峻的防火形势在清明期间尤显重要,引导群众理性祭奠,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就更为迫切。

  百善孝为先,生前的敬重与故去的铺张哪个更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那是不言而喻的,一抔新土,一束鲜花,几多思念,远胜于毫无意义的纸钱纷飞、鞭炮齐鸣。为了我们少得可怜的林地、草原、田野摒弃旧习俗,让清明祭扫活动体现文明,彰显科技的力量,实行网上祭奠、鲜花祭奠、微博祭奠,推广树葬、壁葬、海葬等环保低碳丧葬祭扫方式应该成为社会共识和人们的普遍选择。

  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文明祭奠的探索,几年前成都市的一些公墓和陵园就提出了生态葬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树葬、草坪葬、鲜花葬等,其特点就是环保、低碳、成本低,发展至今已经为不少市民所接受。长春市开展以“平安清明、绿色清明、文化清明、和谐清明”为主题的清明系列文化活动,在全社会倡导现代殡葬理念。南昌市民开展家庭追思会作为清明祭扫的新方式,用鲜花代替纸钱和鞭炮营造清明文化氛围,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低碳环保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我们对亲人的哀思,追寻记忆中旧日的足迹,找回曾经朝夕相处的美好。祭奠不忘安全,怀念永藏心中,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震耳的声响,只有我们深深的思念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