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馨香溢狮城 ——沧州推进“文化之城”建设综述

16.07.2015  18:34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市区各单位、商场门前的广场上,人们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尽情起舞;各大街头游园的凉亭内,戏迷票友们的亮嗓声不绝于耳;运河景观带旁,身着白、粉色T恤的老年人迈开矫健的步伐……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心灵和情感的“矿藏”,沧州,无疑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富矿”。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着眼于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升级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五城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推进“文化之城”建设的目标任务,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要把沧州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沧州的文化符号转化为沧州的特色名片,使沧州真正成为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市委书记商黎光的这番话,指明了“文化之城”建设的方向,也道出了沧州人民的心声。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有识之士的挖掘、开发、培育,开始散发出醉人的馨香,沧州文化产业也在全市上下的关注与推动下走上了阳光大道。

  文化惠民 奏响和谐乐章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群众文化是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民间文艺调演、春节文化灯会、文化庙会竞相展开,市区共举办各种文化惠民活动60余场,可谓好戏连台、精彩纷呈,既传承展示了沧州文化,又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此外,还组织举办了名家名段评剧演唱会、“武乡春潮”武术专场主题晚会、中国工笔画展、百姓健康舞广场舞大赛等文艺活动和赛事,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于近期举办了《星光大道》沧州地区海选活动,报名选手2000多名,充分调动起群众的参与热情。

  同时,随着我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健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序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为民所用。“零门槛”享受文化生活,已成为全市百姓一个重要的幸福指标。

  基于此,我市积极动员各县(市、区)办好特色文化活动,形成了“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文化活动品牌。肃宁县农民艺术节、孟村乡村大戏台、运河区社区文化艺术节、新华区邻里文化节、黄骅市欢乐广场等文艺活动,为城乡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

  置身于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到的不仅是靓丽的景象,更有一种浓浓的文明氛围和文化馨香。文化惠民,正在改变着沧州,提升着狮城百姓的幸福指数。

  文化扬名 古城文化光彩绽放

  源远流长的大运河记录着沧州的发展巨变和人文沿革。无论是享誉内外的“武术之乡”“杂技之乡”,还是“铁狮镇海”“徐福东渡”等传说;无论是以毛苌、毛亨传承《诗经》的河间诗经村为中心的诗经文化发祥地,还是以献县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再生地,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冠名和典故,都深深打着“沧州元素”的烙印,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这方水土孕育和承载的灿烂文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彰显魅力和内涵的直接表现。对此,今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部署,充分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元素,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合到城市风貌之中,让沧州文化元素进一步绽放光彩。

  ——把沧州文庙、清风楼、乾隆御碑苑、青县盘古庙、东光铁佛寺、泊头三井酒文化博物馆、吴桥杂技大世界,以及武术、杂技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等特色文化串接起来,使沧州运河两岸成为文化创意、文艺观赏、书画会展、杂技武术、影视动漫、休闲旅游、养生健身、农业观光的胜地。

  ——“第十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主会场今年首次在沧州举办,将运用现代声光电和信息技术,打造一台杂技武术的文化盛宴,真正使沧州杂技走向世界。

  ——依托沿海渔乡文化、湿地文化,打造彰显海洋魅力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把沧州沿海区域打造成现代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充分利用1小时首都交通圈优势,依托华北明珠白洋淀,河间的署衙文化、诗经文化,献县的儒家文化、求是文化和宗教文化等资源,与京津开展对接合作,打造京津冀精品文化旅游胜地。

  ——重点抓好沧州汉代古城、王蒙文学院、国家民俗公园、沧州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同时,着手谋划实施南大港国际文化旅游城、大运河文化创意园、中华沧州武术文化城等项目,切实以园区和项目为载体,加快推动沧州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

  与此同时,以沧州特色地方文化为背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文艺原创作品的创作生产。电视剧《闯天下》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首播;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传奇》在各大卫视轮番播出;红色儿童杂技剧《吴桥娃娃》成功首演;46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英雄冀鲁边》已经出版;河北梆子现代戏《白文冠》、10集纪录片《平原丰碑》正在排练或摄制中;电影《战友》、图书《抗战英烈颂》即将开机或出版;以道德模范周汝珍为原型的评剧《紫花丁》正在加紧修改剧本,即将进入排练阶段;电影《时光冒险》正在申领拍摄许可证,近期开机;由斯琴高娃等知名演员加盟的40集电视连续剧《锦绣年华》已开机拍摄……

  一系列振兴文化发展的扎实举措,使沧州声名远播,享誉国内外。

  文化聚金 城市文化魅力彰显

  王宝和的“三仙归洞”、鼻奏唢呐震中外的“吹破天”、白肚皮上切青菜的“小钢炮”……每逢节假日,吴桥杂技大世界便成了欢乐的海洋,来自国外及北京、天津等地的游客聚集到这里,一睹杂技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看演出、买杂技道具、品杂技文化……一样都不能少。

  吴桥杂技大世界只是沧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省“三个十”建设为统领,以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文化产业园区为平台,依托运河,融入沿海,对接京津,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按照“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要求,传承挖掘传统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创意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上规模、上层次。目前,全市谋划建设文化产业项目90个,总投资1500多亿元。

  在此基础上,我市着力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和新中求创的文章,大力推动文化与工业、旅游、科技、农业的融合发展。

  ——重点抓好工业设计和产品创新,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创意提升工业产品的个性化、时尚化和舒适度,提高其品牌价值和附加值。河间市炉变多彩高硼硅玻璃工艺品项目,在原工业产品中加入创意文化元素,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几十倍;肃宁县在服装加工制作产业中,聘请知名专家成立裘皮服装设计研发中心,“怡嘉琦”“蓓得尔”“肃昂”等服装品牌先后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创意设计成为提升竞争力、增加附加值的重要因素。

  ——瞄准京津休闲观光的市场需求,重点打造三条旅游干线,即西线“任丘白洋淀、河间府署、献县单桥、肃宁裘皮城历史文化养生休闲游”;中线“中心城区(含铁狮子等)、东光铁佛寺、吴桥杂技大世界的运河文化观光游”;东线“南大港湿地、尼特拉酒庄、盛泰温泉、中捷世博园的滨海生态休闲游”。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6%,其中京津及周边客源占到70%以上。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文化企业共研发科技项目52项,转化成果38项;申报知识产权153项,授权138项。沧州意达花纸印刷材料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水转移印花小膜底纸,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沧州报业传媒集团荣获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奖。

  ——推动文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农业采摘园、生态园建设,黄骅冬枣文化节、青县有机蔬菜观光园、沧县神然生态园、泊头鸭梨文化展馆等,既丰富了农业文化内涵,又增强现代农业的参与度和体验性,提高了综合效益。

  在“五城建设”战略指引下,全市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河间明尚德工艺玻璃、河北中古红木文化产业园、传媒大厦等项目建成运营;冀春文化艺术大厦、新华图书文化广场、运河风韵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国家民俗公园、天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一系列文化产业项目建成运营和加快实施,为助推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沧州,这颗渤海湾畔璀璨的明珠,正以她特有的魅力,在助力打造沧州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的征程中,日益绽放出夺目的文化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