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文化项目建设:恢复老字号 打造演艺基地

23.06.2014  22:30

随着城市发展,霞光、大众、洞天……这些以前耳熟能详的剧院、影院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以新“霞光”大剧院为龙头的高标准剧院正在加紧建设,这些东山再起的老字号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将彻底打破省会演出剧场缺失的历史。

位于建华南大街与体育南大街之间,北临塔南路的这片在建区域就是未来的霞光大剧院。目前,剧院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马上进行二次结构的装修,计划2015年年底投入使用。据了解,项目去年七月份开始动工,建筑面积52000多平米,建成后可容纳将近2000人同时观看演出。这是我市自建国以来,由政府投资建设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公益文化设施,被列为市重点民生工程。

从效果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建成后的霞光大剧院整体布局优美、大气,演出场馆以玻璃幕墙为主,像两块碧玉镶嵌在建筑上。

中建三局项目经理 黄吉华:从视觉上因为剧场讲究明亮比较亮堂,而且整个这个它是一个七度的斜柱,从上往下斜出来的倾斜度,四米,有一定施工难度,建成以后造型还是很气派。

霞光大戏院副经理 于建义:按现在来说,是一个比较先进的设施,在设施上,在所有投入跟技术上都是先进的。原来老剧场操作都是人工,现在都是电脑控制,包括灯光变换舞台变换,基本满足现代群众文化演出需要,能满足专业团体对外演出需要。

投用后的霞光大剧院将整合院团资源,吸纳市演艺集团和市歌舞团、市河北梆子剧团、市京剧团等五个艺术院团整体入驻,打造演艺基地。不仅解决了演出、排练场地问题,更为各院团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市演艺集团总经理杜学瑜:剧团就要靠演出,他的本就是演出,如果一个剧团长期不演出,人就流失了,演艺技术就退步了。所以要常演常新,常演才能出人才,常演才有可能获奖。如果你不接地气,整天不演出,就像考生不做作业就永远考不了好成绩一样的道理。

与霞光大剧院一样,位于新华路与中华大街交叉口的的丝弦剧院也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投用。丝弦剧院建成后,将和霞光大剧院一起,承接各专业院团的演出任务。

市演艺集团总经理 杜学瑜:两个剧场建成以后充分利用这个剧场,加大城市演出力度,把我们石家庄剧团实力充分展示出来,让石家庄市民知道我们石家庄有角有戏。只要有演出我们优先满足我们院团发展需要,优先满足石家庄戏迷需要,拍一些我们石家庄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