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快速崛起 赚钱育人“两条腿”缺一不可

05.06.2014  10:12

  5月2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就繁荣发展河北文化艺术事业到省直文化单位调研。周本顺强调,文化产业化不等同文人商品化。我省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必须大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必须把握好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和产业属性,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赚钱不忘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据5月26日《河北日报》)

  周本顺书记这段话,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当属“赚钱不忘育人”这一句。赚钱不忘育人,道出了文化产业崛起,应当在赚钱的同时实现育人的目标。笔者认为,赚钱是文化产业崛起的基础,而育人是崛起的目标,赚钱与育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然而,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以赚钱多少为标准,来衡量成功的做法。众所周知,人们总是以电影的票房作为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前几天看新闻,有媒体在介绍几位知名网络作家时,在其笔名前冠以“年薪超千万”、“年薪超百万”等字样,似乎年薪就代表了这些作家的身份价值。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不但是创造了多少GDP,而且还要看社会效益。金钱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准,也不是文化人成功的衡器。

  当然,文化产业新崛起也不是穷折腾,更不能越折腾越穷,也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发展壮大。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发展创业,往往是有多少钱干多大的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化产业新崛起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来做支撑。“文化冀军”新崛起,必须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必须着眼自给自足,而赚钱是崛起最有力的后勤保障。

  而且,文化产业崛起,需要文化人的努力与付出。文化产业如果不能赚钱,赔本赚吆喝,势必会坐吃山空。可能会直接导致文化人填不饱肚皮。文化人整天闹饥荒,又有何心情谈育人呢?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一味的为了育人而让文化人当裤子、化缘、乞讨。不赚钱的文化产业必将是死路一条,这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的要求。文化产业崛起,如果赚钱与育人分离开来,都将寸步难行。

  当然,如果一味的赚钱而不注重育人,那么掉进钱眼里的文化产业也就缺少了发展的灵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能长久。只赚钱不育人和只育人不赚钱,都是不对的。所以,文化产业的新崛起必须念好生意经,算好社会账。不能为了赚钱而迎合市场,黄毒也有市场,更能赚钱,但那是文化产业所不齿的。

  最后,笔者要说,文化产业要想崛起,在赚钱与育人“两条腿”走路的情况下,要努力打造文化精品,打造业界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文化冀军的新崛起,必须具有鲜明的河北特色、燕赵特点。而且,文化产业崛起不是自娱自乐,应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做到借鸡下蛋、借坡上驴。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文化产品要接地气,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群众语言,把观众吸引过来,这才是赚钱与育人的保障。(赵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