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队伍 夯实基础

16.01.2017  13:06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2016年,我市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卫生计生部门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跨越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9月底,全市共出生127816人(含辛集市),人口出生率为12.34%。,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73%,出生人口性别比108.26,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责任目标。我市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改革模式在全国推广。

整合机构队伍 务实基层网底

将原乡镇计生办公室更名为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承担辖区卫生计生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一名党委或政府副职担任,兼任计生协会长。将村(居)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更名为卫生计生专干和卫生计生小组长,负责村(居) 卫生计生宣传教育、服务代办、信息报告、综合监督等工作。小组长工资实行基本补贴加绩效奖励的方法落实,提高了标准。整合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将县级妇幼保健院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合并,组建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保留“妇幼保健院”牌子,内设计划生育服务部,负责生殖保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职责;整合乡镇卫生院与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组建新的乡镇“卫生院”,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内设计划生育科,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优生优育服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设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门诊;将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合二为一,开展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整合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网络。市卫生监督局增设计生妇幼处,负责指导全市计划生育执法监督工作。将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与计划生育执法大队整合,成立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所(局),乡级设立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科,村级由卫生计生专干或小组长兼任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信息员。我市的做法得到国家、省卫生计生委的充分肯定,并分别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

在计生协建设方面,落实计生协“入序、参公、三定”要求,全市共有计生协组织4789 个,会员80余万人,覆盖率达到85%以上。我市连续5 次荣获全省唯一的“全国计生协地级先进单位”。

优化工作模式 提高服务能力

改造升级“石家庄市计划生育网上办事大厅”,研发生育登记手机APP客户端,实行计划生育“一站式”服务,审批时限由过去的乡、县各7 个工作日缩短到各5 个工作日。2016 年先后为62801对一孩夫妻和63478 对二孩夫妻办理了生育登记。为5733 对夫妻批准了再生育申请。

狠抓全员人口数据质量。完善部门信息共享制度,利用石家庄市人口信息交流平台,每月进行公安户籍等信息比对,定期通报核对情况。全年比对信息42.01 万条。此外,严格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建立证件发放全程电子跟踪机制,落实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全市(含辛集市) 共发放14.9万张证明。未发现违法发证案例。

加强健康宣传。组建了“健康指导员” 队伍,建立了 “人口健康文化苑”、人口健康文化一条街,打造了具有石家庄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全市87%的村(居) 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开展计生工作。利用卫生计生服务回访中心,共回访30.3万人次,收集群众建议53342 条、重要诉求和意见82条,全部整改落实。开展新国优单位创建,裕华,桥西、鹿泉、晋州、新乐等五个区(市) 通过省级验收并获得国家命名。

开展精准服务 增进家庭福祉

出台《石家庄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办法》,推出了“医养结合”五种模式,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石家庄平安医院、河北仁爱养老服务集团和裕华区槐底社区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省试点单位。

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医养扶”一体化服务保障机制,减免优惠医疗费26.6 万元,发放生活、住院护工、居家养老和一次性救助金共计1736.25 万元。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以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市为契机,深入实施新家庭计划、青少年健康发展等项目试点。开展亲情关爱志愿者服务行动,落实“三个一”帮扶措施,实施“幸福家庭” 工程。

完善服务供给 保障妇幼健康

巩固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推进标准化县级妇幼保健院建设,建立了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设置产科儿科床位共计7518张,医护人员达到5666 名。实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市、县两级财政连续五年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6000 万元,开展婚前医学、孕前优生、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等免费婚前医学检查52382 人,婚检率为64. 74%;孕前优生检查81074人,目标人群覆盖率73.45%;免费产前筛查104172 人,产筛率达到77.17%;免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112849 人,新筛率达到99.25%。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106379 人,听筛率达到93.56%,改善和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改进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全面推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设置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积极为符合条件准备再生育人群提供落实取环、复通等技术服务,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咨询指导和辅助生殖技术服务。

注重统筹协调 促进均衡发展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创新开展了流动人口健康综合干预、企业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综合干预、“高校青春健康驿站”、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绿岛家园”等系列项目,我市女性流动人口健康促进项目被确定为全国女性流动人口健康权益促进项目点。狠抓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印发《石家庄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开通了“孕情跟踪和终止妊娠手术预警平台”,实行全程监管跟踪。强化综合督导。坚持“县级为主,责在政府”,深入开展“三清、六摸、一登记”活动,对全市连续两年未完成出生人口性别比降幅指标的11个县(市、区) 的主管领导进行了集体约谈。严厉打击“两非”行为,查处 “两非” 案件47 起。我市在全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