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荒山披绿装 三年啃下硬骨头

28.05.2015  13:13

——北沟林场800亩荒山攻坚造林纪实

引子:冀北莽莽群山之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地名——崔燕北沟,是以当地人“崔燕”命名的流域,坐落于木兰林管局北沟林场。崔燕,据说是当地一“土豪”,人虽仗义,但却难于管理,死后葬于此,该流域也因此得名。而对这个流域的治理恰如流传的对“崔燕”的管理,一个字“难”。权属复杂、土地瘠薄、交通不便、难于施工是四大经营桎梏,多年来一直经营不起来。

近年来,在木兰林管局大规模实施流域经营的背景下,北沟林场抓住机遇,一路高歌猛进,开展了大面积流域经营,对散落各处的荒山进行集中造林,大力推进林缘“锁边造林”。在这个过程中,北沟林场无论在林路疏通、苗木运输技术方面,还是在解决林权纠纷、与当地农民进行通行道路赔偿“谈判”方面都牵扯了很多精力。但同时,他们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随着以往造林成果的日益巩固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北沟林场大规模绿化这些瘠薄荒山的基本条件已具备。面对崔燕北沟的“桀骜”,林场班子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打一场800亩荒山造林的“歼灭战”,实现全面造林绿化总目标。

他们在机遇到来之际,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多年来,受利益驱动和落后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其他地方一样,北沟林区当地老百姓经常拓边展沿蚕食国有林地、超载放牧、砍柴、滥挖苗木,对林场开展森林经营工作不理解、不配合,还经常制造无原则纠纷,在林权和交通等方面阻挠林场施工,严重影响了林场正常开展全林经营工作。

三年前,为了改变崔燕北沟被当地农民土地和集体林地分割、包围的状况,实现林地经营相对集中,北沟林场专门组织力量,在处理林农关系上疏堵结合,持续用力。林场多次与当地村民协商,无偿为百姓流提供域区内的山野产品,生产用工优先安排当地村民,使百姓在农闲时通过劳动有所收益,提高当地百姓的收入。为了化解林牧矛盾,林场还从成林中为老百姓划出放牧区,让他们在国有林地内轮牧。同时,对个别老百姓中思想极端人员积极做工作,对无理取闹者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上林场近年来持续开展和谐林区建设,投资支援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困难户进行积极帮扶,使林区矛盾逐步得到化解,为林地整合打下了良好基础。随后,北沟林场将原来散落崔燕北沟周边的零星国有林地约1200亩,集中换取了位于当地的崔燕北沟,除裸岩之外,可造林面积约800余亩,置换以后,林地资源实现了集中连片。

他们用胆识和脚印绘制了一个科学的造林方案。 地是换回来了,这么瘠薄的山地如何造林又成了摆在林场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考验北沟人的时刻到了,谁敢在那么艰难的立地上开展造林设计呢?为了使昔日地贫山荒的崔燕北沟尽快绿起来,让荒废多年的林地换发生机,北沟林场场长张建华带领林场相关人员实地踏查,副场长黄永辉多次带领生产技术人员和哈叭气营林区人员对崔燕北沟进行逐地块踏查摸底,林场还专门聘请了调查规划设计院的技术人员,深入山场调查设计。崎岖不平的荒山裸岩之间,几乎每一处都留下了工作人员执着的脚印,他们在设计过程中,饿了吃面包,渴了喝山泉,在山上一干就是10多天。

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制定了一整套创新技术方案:采用GPS定点、查看影像图、实地踏查手段,根据立地条件适地适树设计造林树种,对裸岩、沟壑多,山地极度稀薄的地块采取见缝插针的栽植办法,栽植密度大体为3*3,74株/亩;对于土质相对瘠薄的地块采用按2*2小密度栽植,110株/亩;相对好一点的地块,采取高密度栽植,按1.5*1.5。凡是可以栽种的小地块都栽上苗,坚决不留空白。为了保证成活率,此次造林全部设计为容器苗栽植,并采用现整现造方式,既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又避免了苗木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科学的造林方案就这样用胆识和脚步绘制出来了。

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开通了一条条坦途。 造林需要运输通道运送苗木。随着设计方案的落地,林路成为又一个大难题。崔燕北沟好像电影里的“乌龙山”,从沟外到沟里,砂石遍布、崎岖不平,没有一条畅通路,就是被人称为“山上骆驼”的骡子也很难把住脚。对此,该场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在哈叭气营林区的努力下,借助半脱产护林员在当地的人脉关系,与所涉及地块村民多次协商,设计在崔燕北沟原有沟膛小路基础上修建了一条3公里长贯穿沟内外的林路。接到任务后,营林区主任马建民带领其他两名职工,克服过程中村民再次提出无原则补偿、路面翻浆等重重困难,开沟劈石,抢工程进度,终于在预计工期内顺利完成了修路任务,实现了运苗车辆将苗木直接运到沟膛内的目标。这条林路的开通也为林区防火及当地百姓生产、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大路通了修小路。车辆将造林苗木运到沟膛以后,运苗骡子还需要将苗再转运到山顶。为方便通行,营林区人员又克服诸多困难,组织劳动力,用镐刨,用锨铲,对梁上小沟膛内不利于骡子运输的地段进行人工修整。最后,他们硬是用双手在梁与梁之间又修出了一条条骡子运输通道,为造林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他们用真情关爱赢得了更多的信赖与支持。 今年造林时节正好赶上春耕,当地剩余劳动力严重缺乏,加之此次造林难度大,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出现了用工荒难题。为此,营林区主任老马多方联系专业造林队。经过多方打探,与承德县北大山林场达成合作意向,他们的营林区长亲自带队,自带炊具,自行解决伙食,全力支援北沟林场的攻坚造林,这让林场和营林区人员心里略微有了点底。考虑到承德县骡子队异地作业难处多,为让他们在林区安心生产,林场安排专人跑前跑后做好后勤保障,将常用的避暑、泻肚、治疗蚊虫叮咬的药品购置齐全,对工人关心的无微不至,有时候还自掏腰包为他们代买物品。

工人们住在离崔燕北沟不远的两处小民房里,在场班子热切关心和营林区的细心安排下,没电的屋子拉上了电,没灶架起了锅,炕上睡不下的,就从营林区运来床。虽然条件相对有些简陋,可得到这样的关心,工人们还是很受感动,工作热情很高。

一天,工人李师傅不慎被野蜂蜇伤,林场工会主席专门把家里的特效药膏送进山里,亲手交到老李手中。老李紧紧握着李主席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事后,老李常对他的工友说:“虽然我们从没干过这样难干的活,但就凭人家对咱这么好,就算是苦点儿累儿点,咱也得对得起人家,把活干好才行啊。”

他们用专注和智慧制造出了攻坚利器。 面对这么难干的活,光靠传统工具非常吃力,看来老办法是行不通了。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工期内啃下这块“硬骨头”,全场职工开动脑筋想办法,做起了小发明。为解决油松营养杯运输难的问题,场班子成员、营林区主任和工人们经过深入分析,反复论证,最后研究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新工具——驼垛子。所谓驼垛子就是用钢筋棍焊接成的铁筐,中间用鞍桥连接,放在骡子背上,每个驼垛子能装70-90株油松营养杯,按每个骡子每天运输8趟的数量计算,一个骡子一天平均运输560-720株苗木,既节约了人力,又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谓运输方式之奇。为了对付土质差、石质土地多为题,林场经咨询相关专业人员,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出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刨坑镐。这种镐头长约33公分,镐身用汽车弓子钢锻造而成,镐身上窄下宽,呈梯形,容易安装,轻巧锋利,整地时能实现所需深度,省时省力,效率大大提高,可谓造林工具之巧。

攻坚造林即将完成了,望着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大家趁着满山秀色,站在山顶,望着荒坡上树苗的新绿,心底升腾起来无限感慨与遐想。干了一辈子林业工作的老马指着眼前的几个山头,乐呵呵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绿色银行’,现在是人养树,往后就是树养人了。”

他们用真诚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林区共建又结新硕果。 历时3年的不懈努力,北沟人终于让崔燕北沟这块“硬骨头”换上了新颜。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造林工作期间全场上下合力攻坚,无私奉献,工作安排细致入微,赢得了工人的信赖,加上林农、林牧矛盾的有效化解,当地群众支持并积极参与到造林施工中来,使这次攻坚造林任务顺利完成。在这次攻坚造林中,北沟林场共投入一线生产人员 26人,骡子4匹,作业长达22天,投入工时约580个,栽植油松营养杯苗木91200个,总投资13.5万元(不包括苗木费)。由于工期抢在难得的大雨之前完成,成活率达了到95%以上。

北沟人昨天战天斗地的火热造林场面似乎已经随着时间的车轮走进了历史的记忆。然而,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已经凝聚成了北沟人心中不竭的力量源泉,激励着北沟人在“累并快乐着”的上善大道走的更加稳健。(黄永梅 王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