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话题关注度降温 代表委员提新期望

13.03.2015  10:25

两会进入“收官”阶段,代表委员们的提案与建议也都公之于众。记者统计发现,在国家和地方强力推出就近入学、减少高开加分项目等众多教育改革举措后,教育话题关注度今年有所降温。但代表委员们更加关注教育中的深度公平,他们也提出新的期望……

农村教育备受关注

如何让我国教育的政策和资源红利惠及农村学生,让他们也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在今年两会备受关注。

除了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几乎所有的代表委员都谈到,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最核心的就是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委员表示, 农村和城市教育仍存在差距,原因就是农村留不住好教师。村里的老师到镇上去了,镇上的老师到县城去了,县城的老师到市里去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表示,要留住农村教师,还是要在绩效工资、补贴、保险等方面给予其充分保障,提高教师待遇,才能稳住农村教师队伍。同时,针对特别边远地区的农村教师,建议设立国家艰苦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教育部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育公平,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更公平

2014年初,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19个重点大城市到2015年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教育部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择校”现象的蔓延,让更多的孩子得到了公平教育的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表示,现在“择校生”的比例不断降低,关系条子也越来越少,但择校现象肯定不会完全消除,还是要继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 让优秀学者、教师能够在其他学校兼职,进一步完善教师流动法规机制和配套措施,加大委派公立学校校长、教师到民办学校工作,打破学校之间教师流动壁垒,增强教育活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教育部会加强督导工作,实施校长教师流动机制,鼓励“九年一贯制”、支持合理划片、对口入学,实行阳光招生,发展民办教育等措施努力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难题。

高考公平任重道远

代表委员们表示,高考加分一直是权力寻租的重灾区,大面积取消加分是维护高考公平迈出的一大步。同取消高考加分项目一样给力的是:2015年高考将实行全国25个省份统一命题,这一举措目的也是让高考更加公平。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建议,各知名高校制定招生计划时应科学考虑人口、教育质量等综合因素,保证各地考生录取机会均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的首项工作就是缩小区域录取率的差距,争取今年各省最低录取率和全国平均录取率差距缩小一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管竞北京报道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