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从1万到22万”,教育花费‍究竟“差”在哪儿?

03.09.2014  11:56

    昨天,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年。同是一年级新生,从打工子弟1万元,到国际小学22万元。不同孩子的学年花费各有差异,越来越多的家长将教育支出花在课外班上。(《京华时报》9月2日)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不同的花朵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花季。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经历,每个孩子生命之花的绽放,也注定会与众不同。于是,虽然同为小学生,但却划出完全不同的轨迹,产生差异巨大的费用,也完全不必意外。

    以报道中的三位学生教育支出样本为例,从打工子弟的1万元,到公立小学的数万元,再到国际小学的22万,假如仅仅因为不同家庭对孩子教育支出存在巨大差距,便扯上教育不公说事儿,的确也是误读。

    事实上,家庭对孩子教育究竟花费多少,究竟是上国际班还是公立学校,究竟学不学各种乐器或课外兴趣班,其实就好比下哪家馆子,点哪道菜一样,首先决定于个人口味,其次则是个人的支付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教育开支,1万也好,22万也罢,无论多花少花,其实完全属于个性化的私人事务范畴。既然不能因为挑好馆子吃了顿饭,便说存在“舌尖上”的不公,不同家庭在教育上的开销差异,也完全是自主选择的个人消费,而与教育公平无关。

    应当承认,投入越多,回报越大,的确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教育上,也自然不会例外。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的经费,自然意味着孩子会有更多的接触面,能够开阔眼界,锻炼技能,培养自信。这些无疑是教育的重要内涵。假如能够有幸发掘出孩子的个人特长与潜能,更是教育的真谛。可见,在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尽可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完全是人之常情。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这事儿上,花钱越多便越接近成功,更不意味着一年花22万上国际小学,就一定比一年花1万的民工子弟赢在了起跑线上。事实上,教育从来就不是奢侈品,教育投入也绝非金钱PK。这一点,从农村小学飞出不少金凤凰,贵族学校却培养出不少纨绔子弟,其实早就不乏先例。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教育投入上,即便花钱必不可少,但关键却并非花钱多少,因此,限于经济条件不可能过多投入的家庭,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而有条件的家庭,也切莫自以为是的认为在教育这事儿上,花钱便是万能。

    当然,同是小学生,从打工子弟1万元,到国际小学22万元。这一学年花费的差距之所以会引发关注,其实更多折射的仍是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以及教育不公现状给公众心理带来的不满情绪。现实中,同为公立学校,生均投入却仍然千差万别,教育作为公共品的基本供给,却并不能兑现公平的承诺,这其实要远比打工子弟与国际小学的教育开支差距,来得更触目惊心,也更亟待弥合。